自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以来,陕西地产小麦粉、纯净水和乳制品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分别由三四年前的73.5%、68%、75.8%提高到现在的95.2%、85% 和86.2%,实现企业由数量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变,增添生产设备400台(件),新建厂房360多间,添置检验设备1200台(件),新增总投资过亿元。
在强化对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方面,陕西省质量技监局发挥统一指挥、协调管理的作用,首先完善各项监管制度,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质量平安建设工作方案》,先后制定《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工作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等规范性文件,对有效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企业、小作坊起到指导作用。
建立连续跟踪监督抽查制,其中将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产品作为连续跟踪抽查产品, 经过3年的跟踪抽查和整顿治理,后3种产品抽查合格率分别由85%、79.5%和85%提高到现在的98%、86.7%和92%。
强化后处理培训制度,举办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12次,培训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700余人次,并召开全省乳制品企业监督抽查质量分析通报会。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2004年到2006年全省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860余起,收缴涉案物品货值达1200万元,先后有延安、渭南、安康、商洛等市的16家食品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各地市食品监管工作亮点纷呈。在西安,市质量技监局制作安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生产企业的动态管理。制定《审核员现场核查管理规定》,提高核查工作质量。定期召开核查员评审工作讲评会,提高核查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核查观察员职责。面粉、食醋、食用植物油、饮料、冷冻饮品、乳粉、酱腌菜、锅巴、肉制品等质量合格率由不到6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整合企业优势,以面粉为例,由2002年160余家减少到现在的46家,年产值却由不足10亿元增长到29亿元。
在宝鸡,市局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关键环节重点控制,建立食品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落实巡查、执法检查、监督抽查、回访等监管措施。同时督促企业硬件条件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上台阶。近几年,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在取证过程中,除了增添生产设备224台(件)、新建厂房154间、添置检验设备581台(件)、总投资721万元外,还有16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面粉企业利税增长了7倍多。
在延安,纯净水生产企业数量由52家减少到现在的25家,合格率却由取证前的26%提高到92%,产量由平均每户每天销量50~100桶,增长为500~800桶。市局为了解决当时纯净水生产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不达标的状况,采取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帮助其选址、分析水源、完善管理制度,在选购生产设备和空气净化装置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先进企业的带动下,取证企业由 2006年初的6户,增加到年底的25户。
在安康,通过加强对获证企业的有效监管,对28户不能认真履行出厂检验义务的46个单元的生产许可证书予以作废并收缴。食品生产企业总数从2003年的557家下降到现在的486家,产品总体合格率由53%上升到2006年的78%。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陕西食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陕西食品生产企业中已有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28个国家免检和76个地方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