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与米、面等都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大事。
目前,在山东烟台食用油市场上,小包装食用油只占约10%的市场份额,人们仍以消费散装食用油为主。这也就是说,市区160多万人口中散装油的食用者应该在140万左右。
那么,烟台市场上的散装食用油质量如何呢?
批发商:10%的成分是花生油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熟知行业内幕的批发商李先生。他是烟台市最早经营散装食用油批发点的老板之一,现在经营规模已相当大。
李先生告诉记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大都是从他这里批发的,他批发给经销商时不会掺假,但是为了赚取暴利,经销商香精、麻油,凡是有点香的东西都往里面放,有的花生油连10%的花生油成分都没有。
为了高额利润,有些经销商在色拉油里添加价格低廉的棕榈油、棉籽油等,更有不法之徒在花生油里加入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工业油和泔水油!
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散装花生油,价钱普遍在每公斤10元左右,但是普通花生已经卖到4~6元/公斤,花生的出油率在40%到45%之间,加上人工费、房租费、水电、锅炉费等,一公斤花生油的成本就要12元。“而现在市场上零售的花生油价钱每公斤才卖10元左右,这谁能相信?”
经销商:三年净赚一百万元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情况,记者来到了幸福大信街。在这短短的街道两旁,挂有批发经销粮油牌子的商家就有10多家,且生意都很兴隆。
在一家挂着“宏城粮油店”牌子的店内,女店主很热情地告诉记者:散装花生油的价格为每公斤10.4元,调和油每公斤9元,色拉油每公斤6.5元。如果一次购买的数量很多,前两种油每公斤还可以便宜2角钱,但色拉油不能再便宜了。
这些油质量有保障吗?女老板直言不讳地说,色拉油都是饭店买去用的,价格比花生油低很多,但炒菜不香,没味;所谓调和油别的粮油店也叫“花生油”,是粮油店自己掺的,按照花生油和色拉油1∶1的比例调和的,单位食堂是调和油主要的买家,他们买回去都说是花生油,按照花生油的价格开发票,回去多报销。她说,也有饭店和食堂买回去花生油和色拉油自己兑。按女老板的说法,低价散装花生油的质量如何,不言而喻。
离开“宏城”,记者又来到“利涌”、“利达”粮油批发部,价钱都差不多。
据一位多年从事粮油批发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板透露:幸福大信街一家油品批发点,老板是临沂人,来这里只做了三年,由于他卖的食用油价钱便宜,1公斤只要7元到10元,又特别“香”,所以很多人都到他的油店买油,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几车棕榈油来“做”,最多的一天赚了5000元。目前,靠卖假食用油他已赚了100多万元。
人造花生油:越掺越假
为弄清烟台市区散装食用油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对散装食用油颇有研究的洪先生。
洪先生说,烟台市面上各种“人造花生油”多是用棕榈油、菜籽油和豆油与花生油调和,这些配料油中数棕榈油价钱最便宜(批发每公斤5.2元)。但据他了解,许多配料油来源不明,成分可疑,吃了让人不放心。
“价格非常低、非常诱人的食用油,肯定存在很多问题。”洪先生说,颜色深并且伴有糊味的油,是掺了炸过食品的废油;有馊臭味的掺了潲水油;有腥味的掺了饲料鱼油;颜色浅、无气味但价钱便宜的肯定掺了一种叫“白油”的工业油;听说还有一种精炼轻油,也是无色无味,掺到棕榈油里会分层,这些掺杂的工业油,炸食品时会冒白烟,还会危害人身健康。至于猪油,问题就更多了,烟台市场上出售的猪油1公斤才4~6元,比市场上卖的肥肉都要便宜。这些猪油基本上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因为猪油有香味,所以通常都掺进大量潲水油,掺得多的1公斤甚至只卖4元多,“这样的油绝对不能吃!”
油坊:卫生环境触目惊心
那么,烟台市区有没有生产散装花生油的厂家呢?就在记者进行探访时,意外地获得了这样一条重要线索,在幸福十二村附近就有一家油坊,许多市民就是从那里购买散装花生油的。
经过艰难的寻访,在群众指点下,记者来到合成革第二小区后侧的“佰诚油坊”。走进这家油坊,不足10平方米的加工间内,门口堆着工人做饭用的锅灶、调料、碗盆等,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都放在一边,紧邻的是记账的桌子等杂物,地上堆着几个空的花生油桶,还有一个正生火的炉子,一只黑猫正在旁边打盹!就在这样一个光线较暗、脏乱差的加工间,东南角就是沾满油污、黑乎乎的榨油机、过滤机、油桶等加工器械。
记者看到,花生在榨油机中搅拌、压榨后,油被榨出,然后通过泵抽到过滤机内,从过滤机过滤出来的即是卖给顾客的花生油。整个加工流程全部在这个窄小的角落内进行,一名工人戴着黑乎乎的手套,一会儿开关粘满油污、灰尘的电源,一会儿又将手伸进榨油机,抓起被搅拌的原料花生看一看,然后再把花生丢入机器内。
记者与一名工人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家怎么没挂营执证呢?”
“卫生许可证去年检了,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老板不在家,我也不太清楚。”
“花生油怎么卖啊?一天能卖多少?”
“我家的花生油每公斤11.4元,便宜。一天,少了十几公斤,多了30多公斤吧。”
“饭店不在这儿打油吗?”
“饭店不在这儿打,饭店哪能用这么好的油啊?这油都是老百姓吃。”
在记者与工人说话之际,一位附近居民走进佰诚油坊。
“你平时就在这儿打油吗?”
“对,这附近挺多老百姓都在这儿打油。”
“这儿的油怎么样?”
“挺好,饭店用的油还不如这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