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深化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近日,交通部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交通运输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交通运输需求,为建设交通强国、质量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案》要求,要着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加强标准有效供给。完善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以货物多式联运、旅客联程运输、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等方面为重点,加快制定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强化各种运输方式标准协调衔接。完善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健全危险货物运输、冷链运输等专业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等新领域技术标准研究。加快推进安全应急、工程建设与养护、运输服务、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优化专业方向设置,推动建立水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优化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和维护更新。
同时,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构建交通运输军民通用标准体系,推动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的作用,推进团体标准建设,积极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开展重点标准国内外对比研究,加快转化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疏浚装备、集装箱、智能运输系统等领域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鼓励和引领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
《方案》提出,要发挥标准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具体部署如下:
一、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全面开展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标准化设计和人性化设计,鼓励构件设计标准化和通用化,提升工程安全保障水平和绿色环保水平,推动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品质工程,大力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高速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活动,指导各地建立施工标准化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图册等成果,提升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二、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升级。深入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工程,提升货物多式联运换装设备、运载单元和装卸机械标准化水平。推进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专项行动,推动营运货车厢式化、轻量化、清洁化发展。推进内河运输船型标准化工作,完善过闸船舶主尺度系列标准,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船舶。推广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鼓励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系统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产品智能化水平。
三、促进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加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式联运发展,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依托,推动运输服务设施改善,组织模式创新,服务规则制定,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交通运输物流标准化建设,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服务物流业“降本增效”。建立完善邮轮港口服务、客滚运输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水路客运服务水平。
四、提升国际化水平。鼓励交通运输“走出去”,加强对外合作,参与海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按照“互利互通、便利畅行”要求,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口部门交流合作,优先推进重点通道项目建设,畅通国际运输走廊。加大参与交通运输领域国际组织事务力度,努力提升在制定相关规则和标准中的话语权。积极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属地化标准,组织重要公路水运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外文版翻译,推广使用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