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市财政每年1000万元标准战略专项经费的支持,带动了区级财政投入近6000万元,同时撬动企业投入标准化研制经费超过4.6亿元,使全市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达640多项,总数比5年前翻了两番。”近日,广东佛山市质监局局长梁志光说起该市标准化战略取得的成效时表示,正是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在财力上的支持,使佛山企业成为了标准研发制定的主力军。
2008年以前,佛山市的制造业经历了仿造、改造阶段。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制造业仍处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科技含量低、人力投入多、资源消耗大。为摆脱这种被动落后的困境,佛山市相继颁布了关于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以及奖励细则。
梁志光介绍说,5年来,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的融合,抢占产业制高点,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跃升,佛山市委、市政府把标准化战略放在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位置。在市财政专项资金的带动下,共资助了全市148家企事业单位的326个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项目,不仅推动了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而且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核心竞争力。
佛山市质监局按照标准化战略的要求,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家、省标准化专家为全市标准化工作人员授课,走访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单位,开阔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眼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带领区质监局深入企业,推动企业将专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使区质监局参与到标准化战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市、区两级质监部门联合推动的合力。
为发挥企业在标准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佛山市通过建立市、区两级标准化战略的推进机制,使得标准研发、资金均来自企业。一些企业将专利转化为企业标准,并向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转化,实现了“标准三级跳”。金辉高科公司把新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专利转化为企业标准,并向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转化,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元。该公司产品目前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1/3,产品出口创汇大幅攀升。
在标准化战略的引领下,佛山市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体,联盟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先进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立,还使佛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跨越,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聚集壮大,骨干企业聚集效应凸显。近年来,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连续多年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制标大户”,从而加快了传统产业从佛山制造到佛山创造的过渡,全市家电、陶瓷、铝型材等多类产品销量稳居全国前列。
通过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活动,佛山地区的产业技术优势正通过相关标准的实施而得以在国内外确立,从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