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实业是山东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2年被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通过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渤海实业在实现生产规模量的突破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展质量的突破,核心专利技术申请量达到38项,获得授权专利21项,成立了山东省级技术中心、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多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众多奖励。
目前,渤海实业大豆加工能力由2007年的2500吨/天快速提升至26500吨/天;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从无到有,达到26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两个领域均进入国内前五。“为了克服传统经济模式中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的弊端,渤海实业公司积极打造循环经济模式,为公司科学健康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据渤海实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建立的标准体系覆盖了植物油、饲料用大豆粕制品、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2013年,该公司将循环经济标准化纳入整个公司标准体系,遵循“全面、有效、有序”的原则,扎实开展试点工作。
渤海实业公司遵循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减轻污染、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棉籽加工和大豆加工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大豆经轧胚、浸出、脱溶得到毛油和豆粕,溶剂冷凝回收利用;毛油经水化脱胶、碱炼、脱色、脱臭之后得到精炼油;水化脱胶生成的油脚送去磷脂车间加工生成附加值较高的磷脂,碱炼的副产品皂脚作为脂肪酸的原料,脱臭馏出物可以作为维生素E的原料。“磷脂车间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渤海实业公司的大豆水化脱胶油脚的废物利用问题得到解决,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减少了废弃污染物的排放。”渤海实业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该项目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棉籽经过两道剥绒处理,短绒作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初始原料生产棉浆,或混入木浆等其他浆粕,经碱化、黄化、纺丝、精炼等工序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光籽剥壳处理得到棉籽壳制粒出售,棉仁利用大豆浸出和精炼设备,采用专利技术经过浸出、混合油精炼得到高级烹调油(符合美国棉花产品协会贸易规定之“夏日黄”品级),棉粕作为产品销售。剥绒车间年加工毛棉籽10万吨,剥壳车间年加工光籽30万吨,棉籽经过一道剥绒、二道剥绒后年产棉短绒1.2万吨,经过剥壳和浸出加工后可产棉壳和棉粕。该项目完全实现了渤海实业棉籽油混合油精炼等专利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同时充分利用了大豆加工生产线空置产能,实现了一线多用,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提高了产品质量。
据记者了解,除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产成品出售之外,酸站车间引进行业最先进的十一效蒸发设备以及四效结晶设备,利用酸浴组分副产元明粉;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有二硫化碳和硫化氢废气,通过国际先进的“冷凝+吸附法”回收二硫化碳,用碱吸收硫化氢生产70%NaHS和Na2CO3等产品;污水处理所得污泥送入电厂掺入电煤焚化处理。大豆和棉籽两条产业链由自备热电厂提供电、蒸汽等动力,污水经处理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保证了整个链条的闭路循环。据渤海实业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现在山东博兴、青岛和广东湛江、广西北海等地拥有大豆加工生产基地,全部采用以上循环经济模式。企业不断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在标准体系建立和标准编制过程中,自觉采纳和引用有关节水、节能、节材、废物再利用、资源化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来规范和指导生产,有力地推动了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实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标准化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够自觉按标准要求规范行为,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标准化的管理有力地夯实了企业的基础管理,规范了管理行为和工作行为。培养了一批具备一定标准化能力的人才,对推动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