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2014年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侧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元复始万象新,蓝图绘就再出发!

  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刚落下帷幕,200多名精神抖擞的代表便齐聚美丽的杭城,共商大业,共谋发展。1月13日,浙江全省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浙江局4楼报告厅召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严寒遮不住,热情已迸发。当天杭城上空飘落的冬雨,丝毫未影响来自浙江省相关省直部门、各地市及宁波、浙江检验检疫局的代表们的兴奋与激动——会议一年一度,今年却开出了新的味道,凝聚了新的共识:汇集合力,构建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这是一次为全省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定调的会议,更是一次吹响鼓舞号角、贯彻质检改革精神的会议。站在新起点,浙江外向型经济如何稳中求进?重大课题摆在面前。

  “积极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更加有效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障。”——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国内经济遭遇挑战的大背景下,驻守浙江的两家直属检验检疫局发出了“改革”与“服务”的重要信号。

  【新局面】“质量共治”添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新一届中央政府大力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质检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直接的要求。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年度质检工作,这是党的十八大布置的一道必答题。选择什么样的解题路径,事关答题的速度与结果。

  2014年宁波检验检疫的解题路径,体现在会场传递的一个个新亮点上。

  “要加快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实行质量共治,逐步建立各方主体共同关心质量、维护质量、发展质量的共治新模式,为建设‘质量强省’奠定坚实基础。”——宁波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赵振拴的讲话,让与会者兴奋不已,“浙江在区域发展中的潜在压力变得清晰明确了,我们坚持以质取胜,共同培树‘浙江制造’的国际品牌形象,质量的高度、深度、广度有了明显拓展。”

  赵振拴局长的话是有根据的。过去的一年里,宁波局积极支持浙江块状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创建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并被纳入地方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指标,目前已建成1个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其中2个已申报国家级示范区,成为全国拥有省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最多的城市。

  让与会者激动的亮点,远不止这一处。“出口质量奖评选”、“出口质量奖社会效益项目”、“企业诚信管理”、“官方政务微博发布”……在联动政府、联动企业、联动社会的多方努力下,一个个服务浙江、服务宁波的“质量共治”项目落地生根。

  比改革、比创新、比成效,慢走一步、差之千里,宁波局的探索实践从未停歇:联合高校开展“出口质量奖社会效益”研究,科学构建数学模型,客观评价奖项效应,据测算,两届评选拉动GDP增长0.22%;两个区县级出口质量奖落地,在宁波市绩效考核中,出口质量分值由2分提高到9分;推进企业诚信管理,对13817家企业实施信用周期评定,A级达20.97%、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首次评选“宁波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共评选出96家诚信示范企业;通过主流媒体、新闻发布会、官方政务微博等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质量宣传;面向2000多名学生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全社会关注质量氛围更加浓厚。

  如何尽早破题见效,关键是抓改革,抓创新。

  新的一年里,宁波局将进一步服务“质量强省”,加快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实行质量共治,逐步建立各方主体共同关心质量、维护质量、发展质量的共治新模式。

  推动与政府共治,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实现出入境信息全掌握;运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发挥质量指标政策导向作用;做强“出口质量奖”品牌,促进宁波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

  引导与企业共治,建立健全进出口问题产品通报、召回制度,探索事后责任追究机制;推进进出口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主动报告机制,突出企业主体责任。

  动员与社会共治,开展“质量月”“3·15”“走进检验检疫”群众性质量活动;运用好“12365”、官方微博、政务网站等平台,发挥社会质量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新作为】“守住安全”保民生

  一片海,涌动蓝色梦想。170里黄金海岸、120里深水岸线,是宁波这一浙江最大沿海口岸的巨大资源和优势。2013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居中国大陆第三、世界第六……国际强港蓄势待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伴随着外向型经济的稳中有进,“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经济社会聚焦点。

  “我们必须辩证把握安全和便利的关系,牢牢兜住底线、全力保障民生,当好‘守门人’,服务好平安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和谐浙江建设。”赵振拴局长的发言发人深省。

  如何守住安全底线,关键是抓研究,抓重点。

  2013年,宁波局在全国系统内率先开展非传统安全研究,全力保障三个安全,促进浙江安全水平的提升。保障质量效益安全,努力加强宏观管理,突出监管重点,优化市场环境,促进转型升级;保障生命健康安全,大力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加快国际卫生港创建,强化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国际进口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强化风险评估,定期开展监测,加强有效控制低品质能源、高污染产品进口。

  事业,在变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跨越。一年以来,围绕非传统安全主题,宁波局加大口岸防控力度,共截获有害生物680种13083种次,检出医学媒介19种22776只,检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全国首次截获可可花瘿病菌等4种有害生物,创历史新高;进口废物原料不合格检出率居全国第三,成功处置危化品泄漏和放射性超标事件,质检总局发布12次警示通报。

  构筑平安浙江工程在各地开花结果,与探索创新、锐意进取密切相连。

  在服务民生安全方面,宁波局狠抓食品、农产品、废物原料等重点敏感商品的监管,将风险管理模式全面覆盖到进口食品农产品领域,共检出不合格货物1981批、货值29.1亿美元,进口废物原料不合格检出率居全国第三;与浙江省商务厅建立退货管理合作机制;研发应用进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系统与进口食品防伪溯源监管平台;第一时间开展了新西兰乳粉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纽贝贝进口婴幼儿奶粉不合格情况核查》一文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批示肯定。

  “安全”,成为本次全省工作会议中人人口中离不开、绕不过的关键词。怎样看待安全,如何守住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检验检疫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保安全,全面提升口岸防控、生态维护、质量安全水平,构筑平安浙江的国门防线。”在宁波局的大会报告中,“严把国门,服务社会民生”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该局将致力于构建“港区企业主体、地方政府主导、检验检疫指导、相关部门协作”的口岸生态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疫情截获率和问题检出率,严防危害生态环境的物质传入传出;将持续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全力助推“全港创卫”,完善卫生检疫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口岸应急体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将建立质量追溯问责制度,全面防范质量安全风险,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有效维持市场秩序,进一步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风险管理水平。

  【新贡献】“便利贸易”促发展

  1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义乌调研时指出,国务院批准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目前,这项试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根据形势变化赋予新的试点内容,为企业提供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提升全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积累经验。

  面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任务,宁波局围绕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等“三大国家战略举措”,立足职能优势,着眼改革创新,进行着不懈探索和努力。

  借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宁波局全面推动以升级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区为主的“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建设。在全国首创了地方政府划出区域、检验检疫主导共建的“园区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宁波模式。示范区变“多地、多次、多批”申报为采购组货地一次申报,变“分地、分次、分批”查验为一次查验,组货出口时间从平均1~2周缩减到2~3个工作日,有效提升贸易物流速度,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作为宁波市开放型经济三大创新试点之一,园区创新的举措和优惠的政策,对大规模采购型外贸公司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实现了集聚效应。自2013年1月份启动建设以来,已吸引进驻企业100家,宁波百强企业入驻率达24%,全年进出口采购贸易额11.9亿美元,对宁波同期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9.8%,至今未发生一起退货事件。宁波市市委书记刘奇、副市长洪嘉祥先后8次批示该项工作。

  实践证明,每一次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都与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密切相关;每一项市场交易模式创新,都是市场主体和基层大胆探索的结果。

  推动全港创卫,是宁波检验检疫局助推国际强港工程建设的又一“全国首创”。宁波成为全国仅有的7个所有口岸都通过口岸核心能力验收的检区之一,得了质检总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支树平局长特别肯定该项工作是国内首创,更是国际首创。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助力浙江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宁波检验检疫人始终把口岸便利化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支持梅山整车进口口岸、北仑港四期码头等正式对外启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支持12个重大项目缩短检验周期,杭州湾大众项目成为上海大众全球建厂速度最快的典范;深化质检交通协作,开发应用8个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交互,支持打造智慧口岸;成功承办世卫组织西太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研讨会,助推宁波港从“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跨越;推动检关合作“三个一”试点,全面实现了浙江省域内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平均每份通关单节约1.5天,数万家企业从中受益。

  细心的与会者注意到,宁波局对明年服务发展工作的部署中有这样一句话:“主动融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进出口贸易便利化,优化发展环境。”

  2014年,宁波局将围绕服务港口、服务产业、服务浙商三大目标,深化“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进口粮食、汽车整车进口和进境罗汉松口岸建设。深化质检交通合作和检关合作“三个一”试点,支持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无水港”建设,拓展港口辐射功能。拓展新型产业发展,强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港口冷链物流、空港全货机航线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加强产业配套,建成集标准、检测、认证、研发、培训、评议、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进出口“信用放行”机制;出台宁波市“外贸实力效益工程”企业配套政策,优化“浙商回归”服务体系。

  【新形象】“创新实干”开新局

  “检验检疫部门处在基层最前线、市场最前沿,要更加积极地研究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挥好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创造性,主动改革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业务模式,再造检验检疫体制机制新优势。”会上,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的话语鼓舞了在场的所有检验检疫人。浙江一直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形成了强烈的改革共识、丰厚的创新底蕴,这为宁波局改革创新、实干兴检营造了良好氛围。

  2013年11月,《中国国门时报》在头版头条连续刊发了宁波局推行绩效管理促职能优化的系列报道。按照中央“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行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宁波局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以绩效提效能,以效能优职能,掀起了一场效能“革命”。2013年,该局在推动重点工作指标完成的同时,主动契合浙江发展实际,大幅度提高服务发展类指标权重,全港创卫、示范区建设、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等指标比例从21%提高到31%。在全国首个将出口产品抽检合格率等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质量强市工作绩效考核,首次将“免验、一类企业净增数和增幅”纳入宁波开放型经济评价体系等“首次”成果,成为宁波局面对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职能转变“考题”交出的最好“答卷”。

  支树平局长在全国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改革发展的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队伍建设。”2013年是“厚德敦行、尚法崇检”宁波国检文化的落地年,十大理念落地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质量强市战略”、“法治文化建设”、“技术大中心建设”等十大试点项目硕果满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化的力量深远厚重,检验检疫价值理念渗透到了检验检疫工作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岗位。

  在崇检、敦行文化的引领下,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管理“1211”工程全面开花结果。覆盖7大类业务,出境、入境现场检验检疫、签证、实验室检测平均周期分别缩短4.2天、7.1天、0.4天、0.7天。检验检疫平均周期用时0.914天,通关总周期下降37.31%,周期符合率高达99.93%,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流程管理机制及信息化系统建设居全国领先水平。

  在创新、实干风气的推动下,全局思想文化建设、强局工程建设取得新实效。实施干部轮岗交流149人次,出色完成抗击“菲特”台风等急难险重工作,获各方称赞。牵头组建国家进口铁矿检测技术联盟等两个国家联盟,实验室布局实现“六统一”,检科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宁波技术性贸易措施综合服务中心,完成技术性贸易措施GDP折损率理论研究,改版提升WTO检验检疫信息网等平台,日均访问量逾千人次。

  新的一年,宁波局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三个一流形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进法治机关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技术大中心整合进程,为社会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服务;深化智慧数据监察平台、口岸物流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与智慧应用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化系统整合力度,提高检验检疫信息化水平。

  改革风云动,合力谱新篇。甬、浙两局将更加主动团结,沉着扎实,牢牢抓住改革机遇,大胆革故鼎新,推动浙江开放型经济再创新优势。新风拂面,服务浙江再出发!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