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2月28已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将于2014年1季度开始施行。这标志着作为国家确定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湖北省碳交易试点的法律基础已完备,碳排放权交易将全面上线。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点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世界碳交易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成立,碳交易额爆炸性增长。2011年11月,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唯一代表省份,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7省市成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首批试点。
据了解,早在“十一五”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就未雨绸缪,开始着手部署研究低碳产业的宏观政策、低碳认证、碳核查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工作。CQC武汉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CQC就开始战略布局,批准在武汉分中心设立全国首个“低碳认证研究推进中心”,开展低碳节能新技术基础研究工作。目前,该中心已承担完成国家级、省级以及中外合作的10多个重点课题研究,完善了湖北省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的技术支撑,为碳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奠定了基础。
2011年9月,由CQC武汉分中心担任主要起草单位组织起草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核查、报告和改进的实施指南》,被湖北省质监局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碳核查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也为我国碳核查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根据湖北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省此次强制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有153家,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这些企业占全省碳排放的35%、全省工业企业碳排放的52%。作为碳交易体系的基础,温室气体历史排放数据是所有试点省市面临的首道“门槛”。为摸清企业的碳排放“家底”,实现碳排权配额的公平分配,为即将启动的碳交易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2013年7月,受湖北省发改委委托,CQC武汉分中心对纳入试点的153家企业“十一五”期间的基础排放量进行了全面盘查。经专家审定,数据计算科学合理、真实有效。
2012年6月,武汉市发改委、两型办委托CQC武汉分中心开展《碳减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研究,文件要求承担单位根据武汉制定的盘查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部分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碳盘查试点工作;了解历史性排放数据,建立企业排放数据统计和核算体系;研究制定科学的减排目标和有效的行业碳排放基准线,推动武汉市碳交易工作的开展和碳交易中心的建设,创新碳减排体制机制,目前项目已经进入验收阶段。
同时,CQC武汉分中心还与东风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低碳发展模式研究,帮助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碳排放量监测、报告体系,协助企业核查排放量,指导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实施能源和排放管控,探索林业碳汇项目进行碳中和,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纳入交易80%以上的企业对CQC的工作非常认同。在分中心指导下这些企业基本能够找到高耗点和重要排放源,且能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和记录,真实准确地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
2013年4月,CQC武汉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作为中方专家,与武汉市政府一道赴法国波尔多市与有关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达成了“中法温室气体排放自我评估试点项目”的合作。该项目的实施,将在武汉建起全球最先进的排放因子数据库,解决基础数据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