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多种形式听意见
安徽检验检疫局始终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服务”紧密结合,牢牢把握作风建设这个主要任务,以外贸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呼声、意见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借鉴,广泛听取外界意见,主动回应企业诉求,以整风精神查找“四风”问题。
该局党组成员带队分赴全省分支机构和相关基层单位调研走访,多次组织召开听取一线职工意见座谈会,并向地方党政机关、口岸相关单位、系统内兄弟局和外贸企业以及局系统各单位部门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对安徽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特别是“四风”方面的意见,认真倾听相关部门的呼声建议。
全局上下从局党组做起,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党员干部自学等形式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围绕“为实现全省进出口增长15%的目标,我们能做什么”和“为安徽外贸转型升级,我们能做什么”大讨论,加强学习研讨和交流,形成思想碰撞。
全局还开展以“追忆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党的优良传统”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追溯群众路线历史轨迹,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战争年代党同人民群众紧密融洽、鱼水相依的血肉联系的切身感受,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党组聚焦反对“四风”,查摆问题有力度。党组成员走进分管处室、单位,谈心交流,听取意见,相互交谈交心活动持续10天时间,共谈话39次,做到全面覆盖、全员谈心。党组班子成员还相互征求意见建议,讲真话、讲实话不避重就轻,不回避矛盾,主动谈到自己的问题,也诚恳地指出对方的问题,做到了照好镜子、找准问题,精心准备专题民主生活会。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安徽检验检疫局自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53次,参加座谈人数700余人,实地走访企业近30家,收集意见建议223余条,整理出反映“四风”问题的意见建议65条,针对这些意见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整改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整改落实175条,其余48条正在落实过程当中,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谋”:多项举措改作风
为推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安徽检验检疫局指导博望出口机床暨刃模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和舒城出口童车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省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要求,实现了安徽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零的突破;并与天长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天长出口玩具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安徽检验检疫局与黄山市政府探讨合作扩建国家茶叶与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力争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检测实验室。与亳州市政府进一步磋商,就合作建设国家中药材检测重点实验室达成了共识,拟将中药材实验室建设纳入当地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为中药材产品出口提供检验、检测、检疫、计量、认证等高技术综合服务。
安徽检验检疫局将持续推进对帮扶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皖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举措,对定点帮扶临泉县,制定了《服务临泉外向型经济发展措施》和《促进临泉县外向型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以开展定期培训、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为主要帮扶措施。
为了进一步密切关检协作配合,安徽检验检疫局与合肥海关就“三个一”通关模式试点工作进行磋商,探索推广“一次录入,分别申报”、“一次开箱,关检依法查验”和“一次放行,关检联网核放”方案,共同为促进外贸发展提供通关便利。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促进外贸发展部署要求改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安徽检验检疫局严格落实减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相关规定,对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及其他法定检验检疫物品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自8月15日起对1507个海关编码下的一般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商品检验。
安徽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改革,对检验监管体制改革对机构、人员和实验室检测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对人员合理调配和使用。与此同时,专门成立政策理论研究领导小组,专题对业务转型、工作重心转向和体制机制政策及新机制构建开展针对性研究,集中梳理现有检验监管规范性文件,厘清改革工作思路和服务发展措施。并将检验监管的重点放在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反欺诈项目上来,特别是加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推广力度,扩大示范区内法检商品免验范围,给予分类管理、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便利服务。对检验监管和通关放行业务实施流程再造,简化程序和相关手续,努力提高货物不合格检出率和口岸验放效率。
“为”:多管齐下促发展
为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在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推动下,多部门联防联控、合作共建,安徽检验检疫局作为达标验收工作的主要组织实施单位,按照《安徽省一类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安排,不断加大技术设备投入,着力强化人员配置和专业技能培训,并督促指导口岸运营单位履行应尽职责。安徽检验检疫局还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对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主要负责人均向安徽检验检疫局党组作出书面承诺,切实承担达标任务。
2013年10月,黄山、芜湖、合肥、安庆、池州、铜陵、马鞍山7个一类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圆满完成了达标验收的任务。今年1月至10月,该局从出入境人员中检出各种疾病及症状者5181人次;在出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查验中截获医学媒介生物818只,截获各类疫情266批次,全省口岸卫生检疫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口岸卫生检疫保国安民的屏障作用日益凸显。
砀山果蔬、休宁茶叶示范区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示范区,亳州中药材示范区以及和县蔬菜示范区已通过国家级示范区现场考核评审。安徽检验检疫局还与珠海检验检疫局签署了《关于促进安徽优质农产品供应澳门合作备忘录》,积极推介安徽优质农产品进入港澳市场。大力支持优良畜禽种资源的引进,圆满完成了安徽省首次大批量进境种猪检疫工作。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19072批次、货值10.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61%和20.34%。
安徽检验检疫局收到一封发自合肥市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信中表示:“近年来,贵局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积极为我市进出口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企业在肥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大进大出’的优秀企业扎根合肥,促进了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我市2012年进出口总量跻身全国26个省会城市‘十强’,这充分体现了安徽检验检疫‘优质高效、热情服务、情系地方’的精神风貌。”原来,安徽检验检疫局在对检验中发现的设备质量问题及时出具检验证书,协助企业成功对外索赔约360万美元,全力服务进口设备质量检验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鑫晟公司TFT-LCD8.5代线项目设备进口成本,为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3年以来,安徽检验检疫局积极加强优惠政策宣传,仅今年第三季度共组织专题宣传会9场,培训企业700余家。累计签发普惠制及区域优惠产地证书26037份,新增出口绿色通道资质企业89家。为全力支持安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安徽建工集团、安徽外经建设有限公司、合肥水泥设计院等外包重点企业上门了解业务需求,积极协调解决其在外省口岸检验出证等问题。出台《安徽检验检疫局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及援外项目检验检疫六项措施》,在证书办理时限、审核放行环节、就近报检等方面进行优化,特事特办。
当前,检验检疫事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徽检验检疫局力求在改革中发展、在转型中提升,努力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