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有各式各样的洗手液。这些洗手液真的能把手洗干净吗?洗手液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是否值得信赖呢?
媒体想知道,百姓更想知道。
11月16日,黑龙江大庆检验检疫局办公室的续文彬,接到《大庆日报》记者徐瑶的求助电话。“文彬姐,我们报社在做一期关于洗手液安全性的调查,想检验一下洗手液里的细菌病毒是否超标,你们能做这样的实验不?”
原来,徐瑶从一家北京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称中国检科院接受了委托检测任务——对首都机场各个角落的洗手液进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检测。而且,网上也有很多城市开展了类似调查和报道。为此,《大庆日报》也想搞一次调查。最初,该报社找到了大庆一所高效协商检测事宜,但该校表示做不了此类检测。随后,他们又找到了卫生部门,给记者的答复也是无法检测。
近年来,大庆检验检疫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与大庆市各大媒体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媒体对检验检疫工作范围和职能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所以在前面两个单位作出无法检测回复时,《大庆日报》找到了大庆检验检疫局,并很快得到了肯定答复。
近年来,大庆检验检疫局技术分中心不断引进学历高、有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有省级微生物检测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1名,化学类专业检验员2名。其设备从2011年的39台套、总值289.5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2台套、总值501.2万元;检测能力也从2011年的36项增长到如今的98项,拥有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此次检测洗手液的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对他们来说,可谓小菜一碟。
行动起来!大庆检验检疫局派出两名检测人员跟随记者奔波于全市的15家场所,成功采样10家。其中,包括一个大型商场,3家饭店(分别主营火锅、海鲜和粥品),两家量贩式KTV,一家全国连锁快餐店,两家酒店和一家咖啡厅。采样过程中,他们看到只有4家单位的洗手液装在原装容器中,其余6家全部将洗手液灌在自家器皿内。10个样本中,洗手液的颜色和浓稀程度也不同,有的甚至散发着刺鼻香味。采样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洗手液放进采样袋(辐射灭菌均质袋),装进采样箱,并将设备进行消毒处理,采集后立即封装,第一时间送到大庆局技术中心进行检测。
11月18日,大庆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对采集的样品开始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先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液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中,每皿1ml。另取1ml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并充分混匀,制成1:100检液。72小时后,实验结果显示:有的平皿上没有菌落,而大多数平皿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菌落。在实验室高倍显微镜下,这些细菌无处遁形。在菌落总数实验中,只有火锅店、粥店和高端酒店3份样品实验平皿几乎为透明,其余7份样品的平皿中均有细菌大量存在。而在大肠菌群实验中,10家公共场所均未被检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某知名快餐连锁店采集的样品,其洗手液样品的实验平皿中几乎全部被细菌覆盖。根据大庆检验检疫局的实验结果,《大庆日报》做了《公共场所的洗手液能将手洗干净吗?》的专题报道,并在文中提醒广大市民,不洁洗手液可致伤口感染。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辨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高超的检测技术给出的权威数据,是百姓生活安全的一道护身符。“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为广大老百姓答疑解惑提供服务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大庆检验检疫局局长孟繁涛在推辞报社给的检测费用时这样说,“今后,我们还要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运用检测优势,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