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象山检验检疫局建局十周年发展回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三位一体 夯实基础

  古人饱含智慧和哲思的话语一语中的点出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浙江宁波象山检验检疫局能够历经10个春夏秋冬、数番风雨波折,一路披荆斩棘发展至今,得益于始终把做好“建章立制、人才队伍、党风廉政”这三项三位一体的工作作为开展全局各项工作、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

  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一直以来,象山检验检疫局始终把制度建设视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章立制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正所谓制度如渠,行为如水。厘定分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位职工的光和热。同时,也不忘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内部团结,不断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了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在对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总结和继承的同时,又能做到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谋求工作方式创新和转变,努力提高机关效能,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有效适应新事情、新形势和新要求。用科学管理、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积极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在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求变,以学习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知识培训班等诸多为广大干部职工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学习,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活泼生动、寓教于乐的同时,又不失严肃认真、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有效加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观、大局观和责任观。使每一个职工的个体战斗力和全局的集体战斗力有机结合,更上一层楼。

  尊重人才,建设队伍。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各项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支撑点和动力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使得全局上下形成了发掘人才、尊重人才、学习人才的良好氛围,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有着争做人才、勇担职责的自信和态度。人人皆人才的理念受到了全局上下的一致认同。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自身岗位发挥自己的专长,进一步推动全局工作向前迈进。象山检验检疫局一方面为全局干部职工创造了卓有成效的学习制度、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贴心温暖的生活帮助。另一方面,不忘人才培养、学习教育。请进来,走出去。既把优秀的专家请来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又不忘把职工送到其他优秀单位学习交流。这些举措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形成了一支极富战斗力的检验检疫队伍。

  党风廉政、事业之基。十年来,象山检验检疫局始终把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反腐倡廉重在预防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采用党课学习、专家培训和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廉政意识。再者,始终注重集中教育和长期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同时,也不忘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期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注重树立优秀典型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廉政征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一方面,用身边和系统内的优秀典型树立榜样,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用真实鲜活的反面案例加强警示教育。第三,廉政教育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用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信息网络平台,开拓创新廉政教育新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

  把关质量 严守国门

  “抓质量、保发展”是事关国计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十年来,“把关质量、严守国门”始终是象山检验检疫人不变的追求。

  重视监管、严格执法。十年来,业务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但象山检验检疫局始终把提高监管能力和促进执法效能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把工作的重心从检验向监管转移,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安全、卫生、环保、健康、反欺诈等方面。其次,监管手段不断进步。电子监管等信息化监管手段的推出大大提升了各项工作的效率。第三,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新型检验监管模式。率先在示范区建设中采用“申报放行”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得到“检政企”各界的全面认可和广泛赞誉。第四,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互助协作,形成了齐心协力共抓质量的良好局面,“检政”合力有效促进和提升了监管和执法工作的效能。

  提升质量、确保安全。十年来,象山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着自身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将自身实验室的日常检测与地区进出口商品特点状况、国外警示通报和出口退运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和充分分析。及时利用好第一手资料信息,指导企业,促进了进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通过“质量月”活动、“双打”专项活动、食品安全整治等举措切实有效的保障了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积极探索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推进示范区建设。象山出口针织服装产品安全示范区成为了宁波首家“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新的检验监管模式——“申报放行”所带来的便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十年,16.3万批次、货值53.5亿美元的背后,是零质量安全事故的自豪和骄傲。

  守卫国门、铸就形象。十年来,象山检验检疫人在一次次重大疫情和一件件突发事件的考验面前,守卫国门,不辱使命。当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袭来,象山检验检疫人从容不迫、精心组织、科学防控。港口、码头、轮船上处处活跃着他们不倦的身影。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象山检验检疫局立即加强口岸放射性检测,确保辖区口岸安全。同年,台湾问题食品曝光,作为宁波地区唯一的台湾食品进口小额贸易口岸,象山检验检疫局立即向企业下发下架通知和召回通知,抽采样品进行检测,确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年年开展的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对实蝇、红火蚁、舞毒蛾、外来林木害虫等外来有害生物进行了疫情监测,监测到南瓜实蝇、桔小实蝇等非本地的外来有害生物,有效防止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水产品、蔬菜、罐头、氨基酸、土壤等残留动植物源食品的监控工作,确保了进出口食品安全。

  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十年来,象山检验检疫局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机关,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把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开展检验检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服务先行、窗口起步。报检大厅是服务企业的第一“窗口”,象山检验检疫局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报检大厅在政务公开、服务规范、安全卫生管理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和一次告知制,进一步优化AB岗制度,避免人员临时外出引起岗位空缺影响企业办事;开发“检验检疫流程查询系统”和“电子转单信息自动发送系统”,实现企业自助查询检验检疫流程和在企业端自助打印电子转单等功能;收集汇总并筛选出相关关税信息,编制《象山地区原产地证优惠关税政策速览表》和《外贸服务专刊》,及时向企业传达最新关税和国际技术壁垒的资讯,方便企业查询。通过实行“5+2”工作制和24小时服务制,加班加点为出货时间紧的企业提供便利,为企业赢得宝贵的时间,真正做到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技术信息、双管齐下。十年来,象山检验检疫局一直致力于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双平台,助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优秀人才,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人才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象山地区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此外,还以派遣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接受企业质检人员到实验室进行系统培训,举办产品相关的技术培训活动等形式服务企业,全面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绿色通道更是为企业提供了从原材料检验到成品检测的一揽子打包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采用多种形式,诸如:短信平台、门户网站、资料下发等,及时将第一手信息资料提供给企业进行预警和指导,帮扶企业做好产品质量的风险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提高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象山检验检疫局充分结合辖区内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帮扶企业和地方经济的一系列工作。比如,辖区内进出口企业基本都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容易受到来自汇率波动、用工成本、融资困难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充分结合实际,通过“免费培训送政策、总结提炼送信息、深入一线送技术、规范创新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步发展。在示范区的建设中,采用了“申报放行”的全新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出口和外贸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象山地区还是宁波地区唯一的对台小额贸易业务港口,象山检验检疫局结合口岸实际,出台了“四个免予、快检快放、监管登记、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加快通检环节,主动服务力促对台小额贸易业务发展。对台小额贸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象山检验检疫人辛劳,正是他们对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监管模式的不断追求,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勃勃生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驻守象山、服务象山的象山检验检疫人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为指引,用崭新的姿态,紧密围绕象山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中心,依法行政,严把国门,努力提高新时期检验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维护经济安全、人民健康安全,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促进象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象山检验检疫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