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虚拟市场打假需现实市场发力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双11”创造了许多话题,10多天过去了人们还有说的兴致。作为谈资之一,假货这个自网购诞生就被关注的话题,现在仍是热点。尽管如今消费者大都已经明白,网购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基于其非真实性、隐蔽性、远距离性等特点,更适于假货寄生,因此网购常常非常小心,但仍免不了与之遭遇。

  有一项关于网购假货的采访调查,结果显示,在网购时买到过假货的消费者占到受访人数的74%;而在个别商品领域网购假货比率更高,比如化妆品竟高达90%以上。另外,在各大购物网站的用户搜索热门特征词汇中,“正品”二字位均居第一,网购者对正品的这种强烈期望,也反证了当下网购假货横行的现实。

  网购假货问题严重,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此一直高度关注。购物网站当然会积极研究对付网购售假问题的策略,但实际效果似乎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而在网上流行的“网购秘诀”、“防假绝招”之类网购警示,多是消费者自己的网购体会,对个人网购而言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不足以遏制网购售假,更谈不上从根本上消灭假货了。那么,网购假货多且非常顽固,打而不绝,根本原因在哪儿?答案是,时至今日,所有的网购打假,都并没有真正下功夫用心去打。

  我们先看看网购平台是怎么做的。不能说他们不研究网购市场规律,也不能说他们无所作为,比如现在网购平台多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保障体制和承诺机制,采取全额赔付、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一赔三和买家申诉卖家举证、30天维修、机器人24小时排查、人工排查、买家举报等方式来打击欺诈和售假商户。然而,这样做必然会有巨大的成本投入及平台店铺人气损失,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网购平台就不愿意真刀真枪地打假,他们不愿意付出。于是,本应该作为抵制假货第一道防线的网购平台,却因自己的消极纵容了假货,而这也对生产企业打假增加了不少压力。有一部分原本对网络打假信心满满的企业,在屡次遭受了来自网购平台的阻力后,最终采取了消极的态度。

  即使网购平台真的用心了,但由于逐利本性的存在,某些看似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有被“利”字左右的危险。天猫商城为了加强质量监督,曾尝试推出“双向盲检”制度。这种制度于打假当然有利,但问题在于,天猫作为利益相关方,其检查的公正性如何保证呢?尽管有第三方参与,但其受雇于天猫的身份,必难免牵涉利益,有瓜田李下之嫌。有人指出,即使查出商家有问题,天猫基于保护自身品牌考虑,肯定会用不良商家的罚款来补偿美誉度损失,这样一来,淘宝不可能成为纯粹的旁观者,而所谓“公正的第三方”也不会存在。

  网购平台不会尽心尽力的情况下,打假只有看政府监管部门的了。然而,从市场监管部门在网购打假方面的表现看,其“用心”程度似乎还远远不够。有学者认为,网购假货虽然依托于网络存在,但它们并非是由网络生产的,也就是说,网购假货源不在网络而在现实市场,而事实上,网购平台上的售假商贩很大一部分是从实体市场中转移过来的。想想看,实体市场的假货尚能大量存在,虚拟市场有假货也就不足为奇,而搞清了假货的存在根源,怎样进行网购打假也变得思路清晰了。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应该改变监管电子商务的模式,重点放在加大对实体商户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上,并配合网购平台共同研究应付网上售假行为的查处措施和打击方法。同时,尽快修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增补有关网购的条款;并尽快出台关于网络商品交易服务行为管理办法等专门法律法规。

  与现实市场打假一样,肃清网购市场假货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商品生产企业和网购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及包括广大消费者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人们在打假上都能尽心尽力了,网购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