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随着中汽协201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数据的下滑,这种关于自主品牌发展危机的论调又开始甚嚣尘上,好在世界著名的市场信息服务公司J.D.Power发布的2013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肯定了自主品牌汽车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用实实在在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为自主品牌证明。
J.D.Power亚太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13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该报告最大亮点便是自主品牌取得的显著进步:在2012年的报告中,自主品牌没有一款产品的IQS能够高于行业总体新车质量,而到了2013年,有4个品牌(启辰、传祺、荣威和纳智捷)分别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项权威发布对受累于经济形势的汽车行业,以及向来被舆论唱衰的国内车企来说,无疑都充满了正能量。据记者采访到的业内专家介绍,最近几年内国内车企在质量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不过,自主品牌想要做成真正的大品牌,不仅质量这只脚要踏稳,市场这只脚也要踏准。
新车质量进步显著
据J.D.Power亚太公司公共主管王冬阳介绍,自2000年开始中国新车质量研究,这项研究主要衡量新车车主购车后2~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并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新车质量的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问题发生率越低,质量也越高。
该公司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开始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时,100辆自主品牌的问题数比国际品牌多396个,而2013年,这一差距已经缩小到51个。2013年自主品牌的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55个PP100(每百辆车的问题数),与2012年相比减少了57个PP100。14年时间问题减少了7/8。
报告指出,之所以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取得如此的进步,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自主品牌逐步采用国际标准流程造车。二是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汽车零部件,保证了汽车的品质。三是吸引全球汽车人才进行研发制造。四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越来越规范。预计到2018年,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可以全面达到国际品牌的同样水平。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对记者表示,2013年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早在30年前我就打算把这套评选方式引入中国。”对于这套分析方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十分熟悉也十分认可,他说,J.D.Power运用市场的观点,由用户对产品质量作出评价,相对于其他评选机构更客观也更有说服力。
30年迈了一大步
事实也正如J.D.Power所得出的结论,质量的大幅提高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相吻合。
“30年前走200公里就要出毛病。”回忆起1984年,自己刚刚开始在汽车工业领域担任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形,杜芳慈说,那时候整个中国的轿车还很少,主要以解放牌卡车为主,当时就有一项专门表示质量问题的指标——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解放牌卡车的数据就是200公里。“也就是说,平均每辆卡车走上200公里,就出毛病。那时候中国的汽车质量就是这样一个水平。”
“当时,汽车这么一停,车底下就是水、油,然后气也漏没了,现在也许觉得可笑,但是当时情况就是如此。”杜芳慈说,那时候自己天天在做质量攻关,攻的就是漏水、漏气、漏油这三项。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采用合资的形式,引入国外产品,才使汽车工业在生产上跃到了世界水平。而我们的自主品牌,近些年在生产方面质量也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年的合资合作,让我们的自主品牌能够采用国外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流程造车,从而保证了整车质量。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也有同样体会:“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提升并非这一两日的功劳,最近这些年,我们的自主品牌都十分关注质量,在质量领域、质量水平的进步很明显。”“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信誉;什么是信誉,信誉就是质量可靠。”贾新光表示,发展自主品牌没有捷径和诀窍,质量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当然,自主品牌车企质量的提升与国家最近几年对于汽车行业的重视和政策倾斜不无关系。”杜芳慈表示,国家质检总局近些年来所推动的汽车三包、汽车召回等有力举措,让企业意识到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认识到抓质量工作的重要性。
细分市场是寻求突破的策略之一
“日本有一句谚语,不是达到标准(指标)了就是质量好,用户满意才是真正的质量好。因为消费者不是看报告做决定,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贾新光表示,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汽车生产国之一,就在于把用户感受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
“从质量角度来讲,我们和国外企业只有七八年的差距。但是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理念上却相差了几个年代。”杜芳慈觉得,未来应该进一步将自主品牌推向市场化,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才能把汽车工业做上去。
在J.D.Power的此次评选中,国产汽车中的北京现代和上海通用分获两个细分市场奖项,这也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猜想:在细分市场中寻求突破,是否是自主品牌的一个出路呢?贾新光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对产品品质、服务、特殊性能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抓住细分市场可以抢夺市场。
杜芳慈也表示,企业可以视自身情况开拓细分市场,比如长城在SUV领域、比亚迪在紧凑型车细分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
“不过,开拓细分市场只能是策略不是战略。”贾新光表示,尽管细分市场有着无限商机,但是可靠的质量以及严格的标准才是一个品牌长远发展的最好保障。“以往我们提高质量的手段是加强监测和奖惩,而国际大品牌给我们的启示,则是通过高标准的可靠的管理体系来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