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西赣州市质监局获悉,该市气瓶安全条码信息化管理进入试运行阶段,全市质监部门目前已率先在定南、瑞金两地开展气瓶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试点,给两地8000余只气瓶装上了“条码身份证”。每个检验合格的气瓶实行“一瓶一码”后,将更好地打击钢瓶超期服役和液化气缺秤少量等违法行为。
此次在定南、瑞金两地先行对气瓶实行信息化管理,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气瓶的基本技术信息,包括制造厂、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定期检验情况等集成电子数据库,通过建立网络数据平台,可对在用气瓶的使用、充装、检验、运输及气体销售单位进行监管,提高气瓶使用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此举试点成熟后,还将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行开展气瓶“一瓶一码”工作。
赣州市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所有气瓶充装记录都将电子化存档备查,违规充装记录和检验记录也会上传网络系统,实行黑名单管理。如果是超期瓶、报废瓶或非自有产权瓶,通过联网控制,气瓶充装装置将无法打开进行充装。同时,气体充装量也将由连锁电子秤精确控制,从而杜绝缺秤少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