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真诚服务的精神使我们深受感动。在此,我们向国家质检总局以及求实奉献、爱岗敬业的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全体员工表示由衷谢意。”大庆油田写给国家质检总局的这封感谢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了探寻究竟,记者前往呼伦贝尔采访。
一
深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望无际的绿草已经泛黄,随处可见成捆的大草垛散落在草甸上,成群结队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天地交汇,和谐共融。美得那么纯粹,甚至让人有“留下来”的冲动。
在这片草原上,有一支热血的队伍——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这个仅有26名干部职工的检验检疫机构,承担着额布都格公路口岸、海拉尔机场航空口岸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和呼伦贝尔境内9个旗(市)出入境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面对大庆公司的感谢信,时任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局长郭景毅自豪却不张扬:“这都是应该做的,做好检验检疫工作,服务和把关都不能少,该做的工作就得做好。”
额布都格口岸辐射的蒙古国东部三省资源富集,已探明原油储量15亿吨。自2006年口岸对大庆油田蒙古国石油勘探项目全年临时开关以来,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验放大庆公司出境人员7万余人次,车辆3万余台次,过货总值达6亿美元,启动伤病员绿色通道60余次,为70多名受伤、患病员工能够及时回国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
听到记者说想“留下来”,从事口岸工作几十年的公路口岸检验检疫监管科科长王作霖连连摇头:“你不会习惯的。这里的好季节也就几个月,夏季气候宜人,冬季却冰雪覆盖,十分艰苦。每年长达7个月的冬季里,往往有两个月被持续不断的风雪和极寒笼罩,其中的艰辛只有常年工作在一线的呼伦贝尔检验检疫人知道。”
“冬天,额布都格口岸、呼伦贝尔机场口岸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以下,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工作人员尽管戴上手套,穿上铠甲式厚厚的棉衣,凛冽的寒风仍然会打透衣服,眉毛结霜、手脚冻僵是常见的景象。”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反问:“那你们不是一样在这里?”王作霖淡然一笑:“我们早已习惯了,再说,国家交给我们这么重的任务,不守着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天,为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按时通过考核验收,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多名干部职工曾经连续50多天没有回家,在远离呼伦贝尔市区175公里的额布都格口岸不停工作。口岸条件艰苦,白天忙于工作,尚可暂时忘却思念家人之情,晚上在没有文化娱乐设施的情况下,躺在静静的大草原上仰望星空,成为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三
在额布都格口岸和呼伦贝尔机场口岸,记者看到,放射性检测设备、体温监测仪等设备一应俱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一目了然,迎接口岸核心能力考核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还常常邀请有经验的分支局人员前来指导。“我们虽然不是第一批通过的,但有信心通过验收,不能拖了内蒙古检验检疫人的后腿。”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铁庄自信地说。
局小,人少,但志气大。
近年来,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按照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的整体部署,在规范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积极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工作上硬是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走在了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前列,并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区检验检疫系统绩效考核工作会议上交流。
“对我们来讲,这个成绩不容易,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个跨越,也鼓舞我们继续向前。”现任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局长十分感慨。
9月末的呼伦贝尔草原白天温度也只有5℃左右。采访结束,记者在走出额布都格口岸联检大楼时,看到口岸旅检通道的玻璃门里爬满了密密麻麻躲避寒冷的苍蝇。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不无幽默地说“可以炒一盘菜了”……
无私坚守、顽强拼搏、苦中作乐,正是这样一种草原精神,推动着呼伦贝尔检验检疫局干部职工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实现着对自身的不断跨越。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