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刚过,在北京当厨师的安徽省霍邱县宋店乡农民戈长城,带着多年的积蓄兴冲冲地赶回了家乡。他一口气承包了几十公顷土地,重新开始了种田营生。是什么让一个在外务工多年,每月净挣1500元的,再次回乡务农?老戈的回答是:“政策好,回家靠标准化种田比在京城当厨师更挣钱。”
像戈长城一样,种粮大户张志财对标准化种植也有着切身感受。按以前的老方法,张志财买种子不是就近就是随大流,可秋天一算账,不是产量低就是质量差,卖不上好价。去年他请教县里的质量技监技术人员,还订了报纸,开始琢磨起种子、化肥和田间管理。标准化种粮立竿见影,种了十几年地的他说:“种地就得讲科学,去年光水稻就多挣了一万多元呢。”
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霍邱县实现粮食产量118.19万吨,发展33公顷以上种粮大户37家,6.7公顷以上的300多家;日产大米50吨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116家。该县继2005年后再次蝉联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
霍邱县拥有耕地12.4万公顷,是沿淮地区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采取政策推动,项目拉动,管理促动,品牌带动等措施,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安徽省第一粮食大县的思路。该局编印了《水稻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明白纸》、《标准化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等35万份,分发到每个农户手中。
标准先行,推广良种良法是霍邱做强粮食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为引导农民应用良种良法,该县质量技监局与农业等部门配合,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承包,现场指导传授旱育抛秧、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实用技术。同时,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县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万多份,推广配方施肥2万多公顷。全县制种面积猛增到300多公顷,生产国家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新两优6号种子100万公斤,一跃成为安徽省制种生产第一大县。结合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全年大田推广种植优质稻5.3万公顷,生产优质粮4.5亿公斤,水稻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6%,平均单产实现502.2公斤。
为确保农业标准化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和提高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效益,该县投入40万元建成高规格农产品监测中心,重点开展农药残留检测,禁止有害产品上市。为提高全县粮食等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县政府专门设立名牌产品争创奖,对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奖励2万元,全县主要粮油等农产品商标注册率达80%以上。目前,已注册农产品商标7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认证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转换认证产品10个。通过建立优质粮油基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品牌,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霍邱县逐步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让种粮农民从发展粮食生产中得到实惠。
农业标准化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006年全县粮食总产118.19万吨,比历史最高年份增产10.59万吨;提供商品粮87.5万吨,商品率达74%;粮食总产跃居全国14个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的第3位,农民单产实现增收833元。农业标准化也促成了霍邱县成为安徽省第一粮食大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