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马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4年棉花质量较好,但是质量监督力度仍不能松弛。
据了解,2004年度棉花收购刚刚开始,就出现缺口小、价格低、质量好、购销速度缓慢4大特点。2004年,棉花产量能达630万吨,消费能达到780万吨,产销缺口比上一年度减小。另外,2004年棉花价格逐步降低,上年度棉价一直飙升,从每吨1.3万元最高达到1.8万元,降到了1.1万元,收购价从每公斤7.4元稳定到4.4元。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的棉花质量和秩序比上年度稳定,由于2003年棉花缺口大,价格攀升,因此纺织企业和棉花加工企业出现抢购,因此,混等混级、标识不符问题严重,质量问题比较多。2004年供销关系缓和,加之纤检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加大对棉花质量的监督,因此棉花质量较好,没有出现大的恶劣事件发生。收购、销售速度低迷是2004年棉花收购形势的又一特点,主要原因是价格降得多,棉农持棉观望,再由于上一棉花年度价格大起大落,很多棉花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出现亏损,在购买棉花时十分谨慎,库存都保持很低。
马占平说,由于以上形势,2004年棉花收购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价格大幅度降低,会影响2005年的棉花供应,2005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有可能下降。另外,由于宏观调控,资金紧张,纺织企业资金紧张会影响购买棉花能力,收购企业资金紧张会限制棉花收购能力。
他提醒纤检部门,2004年棉花质量形势虽然很好但是也不能放松监管力度,由于利益驱使,目前无证收购依然存在,异性纤维依然严重。分散收购加工,农民的质量意识欠缺,化纤编织袋收棉行为严重,造成棉花在收购环节中质量下降。
他表示,应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的质量意识。质量监管好了,能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保证我国棉花质量的国际信誉度,还能增加纺织企业用国棉的量,保证纺织企业产品质量及出口面料质量。同时纤检部门还要进一步打击掺假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