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维护经济秩序 打击假冒侵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种地要锄草 打假须持久
  中国名牌推广委员会副主任 艾丰

  第一,打假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打假怎么好像越打越多了呢?用理论来回答这一问题太复杂,用个比喻来回答要简单多了。农民什么时候种地可以不除草呢?种地就一定要除草。在目前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备的情况下搞经济工作,打假是一门必“修”功课。经济发达了,假冒现象也不会完全杜绝。因为总有一些人想用非法的手段获得利益。因此,打假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提高打假的次数和水平。

  第二,有效调动消费者维权至关重要。假冒伪劣利益链条中惟一不会被收买的就是消费者。目前假冒伪劣之所以比较严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组织程度不够。

  第三,打假要靠“三结合”。“三结合”就是企业、媒体和政府之间有机结合。用三结合的办法打假是最有效的办法。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就是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方式出现的,政府在后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后来就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行政监督称为“三结合”。3个监督各有各的威力,但是单独发挥作用,其威力都会受到限制。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1+1+1>3”甚至“等于10”的打假效果。

  打击假冒是一个全球性课题
  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 刘文杰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国际贸易数量直线上升,全世界假冒商品贸易额约占整个国际贸易总额的5%至7%,约达1000亿至1200亿美元。假冒侵权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违法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4年5月,由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刑警组织主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协办的首届假冒侵权大会在比利时召开。

  与会的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分析了当前假冒侵权行为的普遍性,以及展开联合行动打击假冒侵权盗版活动的紧迫性,并从国际组织的角度,阐述了加强执法合作的必要性。世界海关组织秘书长达内、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先后指出,假冒侵权正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犯罪,协同打击,堵住假冒侵权产品的流通是世界海关组织的当务之急。打击假冒侵权活动,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作战,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

  由大型跨国公司组成的全球商界打击假冒侵权联盟的代表指出,当前假冒侵权已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全球性犯罪产业。假冒侵权活动已经影响到从肥皂、洗发剂、剃须刀、电器、酒类、汽车配件到药品、保健品等各类产品,不但影响了正规产品的销路,更影响到消费者对知名品牌和企业的信任。企业界必须增强对造假侵权范围的认识,并且与政府部门一起搜集更为详实的数据,使政府领导和消费大众深刻认识制假侵权的巨大危害性。

  中国代表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发言,中国也是假冒侵权行为最大受害者之一,假冒侵权行为极大地扰乱了中国正常的经济秩序。中国表示了加强国际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决心,引起与会代表热烈反响。
这次大会对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的立法示范、世界海关组织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和供应安全倡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会建议与会各方要采取以下的联合行动:第一,有关各方要切实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二,有关执法部门共同加大执法和处罚的力度;第三,加强培训,充实执法的力量;第四,提高公众对造假侵权危害及影响的认识。为确保有效地落实上述建议,大会呼吁设立打假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组成。

  根治假冒 一靠法制二靠诚信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法规司司长 刘兆彬

  根治假冒伪劣的出路有两条,其一是靠法制,其二就是靠诚信,即建设一个完整、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诚信体系。怎样在中国构建一个完善的诚信体系呢?

  第一,在中国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诚信制度和诚信体系,首先要靠政府来推动,在众多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当中,打造一个诚信政府至关重要;第二,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尽管现在有400多部行之有效的法律,有8000多个法规,有上万个部门规章,中国的法律法规在各个层面已经初步完善。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独立、专门、完整的诚信方面的法律;第三,应当进一步从立信和征信两个方面发展第三方公正的信用机构。在我国,立信机构和评估机构发展远远不够。虽然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种信用机构已经有2000多家,包括培训、咨询、中介、讨债等类型的信用机构。但是,我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信用评估机构。

  当然,构建完善的中国诚信体系,还应进一步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只有广大的消费者、企业、新闻媒体等,大家共同建造中国的诚信体系,才能说我们拥有了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总之,要在根本上治理假冒伪劣的现象,就必须从道德上、制度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 动员群众参与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 武高汉

  打击假冒伪劣这个话题,说了又说。1998年我到英国去访问,当时英国消费者协会介绍说,英国在1997年处理的消费者投诉是70万件,1997年中国受理消费者投诉是52万件。中国有13亿人,英国有6000万人。中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比英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还要差一些。为什么我们的投诉率仅仅是英国的1/20到1/30呢?

  因为英国政府认为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市场监督至少有五大好处:廉价、广泛、及时、公正、彻底。
正因为有这5个特点,英国政府就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鼓励消费者投入。比如说设置了最低赔偿额、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打官司请律师的费用由经营者负担、消费者打官司垫付的诉讼费用由经营者承担、消费者可以申请法院禁止销售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消费者可以申请法院判决经营者违法、代表不特定多数消费者诉讼、设置小额裁判厅、举证责任倒置等。

  可以看出,国外是怎样去调动消费者积极参与市场监督的积极性的,也就是说,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具体措施,群众是很难动员起来的。

  地方保护不除 市场难有秩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研究部研究员 冯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正在就“中国地方保护程度”为题,在全国进行一项调查。虽然这项工作尚未结束,但一年半的调查显示,中国各地的地方保护仍较为普遍。相对而言,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山东在调查中反映突出,名列“被认为受行政限制较多地区”问题的前5位。

  地方保护主义有很多消极影响,一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会阻碍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二是削弱了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不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形成专业化分工,不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影响了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的成长。地方保护也通常是市场无序现象的根源,是假冒伪劣的保护伞。

  这些年来,中国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从法制环境、资金环境、市场信用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看,跨省的保护比省内的更加严重,不同的环境依次程度是从“法制——资金——市场——信用——社会”。

  地方保护的手段和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控制外地产品的销售数量。二是价格限制和地方补贴。三是工商质监部门的歧视。四是阻止外地产品进入等等无形的限制。五是对外来企业原材料投入方面的干预。

  关于遏制打假、售假行为的措施问题,200多家企业在接受调查时认为,对打假行为的惩处,第一,要加大执法惩处的力度;第二,要求地方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要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假冒行为的处罚。要提高执法效率,特别是应该建议公安部门更多地介入打假行动,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和行政执法的干预。要加强对驰名商标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信用取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司副司长 徐景和

  食品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2004年上半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及其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现在工作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半年多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强信用建设,最重要的是正确把握信用的科学性。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