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号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标准日,中国经济网与国家标准委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推出了系列访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农业所所长刘文在做客在线访谈时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以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强制性标准和推进性标准互为侧重,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活动也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各个生产环节。
刘文表示,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把标准化作为成熟的方法和手段推动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要发展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对农产品品种进行标准化,对农业技术进行标准化,而且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也要标准化,农业的市场要规范化,甚至就是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标准化,也就是说方方面面都要标准化。”
数据显示,2012年底,在我国的农业标准里,国家标准有2370项,行业标准3706项,地方标准16210项,这些标准共同建立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以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强制性标准和推进性标准互为侧重的标准体系。刘文介绍称,农业标准化活动也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行业来讲,农业标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商务、粮食、烟草、供销、纤检、进出口检验检疫等。从生产领域来讲,农业标准又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草业、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农业机械、农业器具等等。从生产环境来讲,又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初级生产、初级加工、检验检测、包装、储存、运输、流通销售、最终消费等。
刘文强调,农业标准化体系是由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实施效果的反馈体系,四大部分构成的,其中农业标准体系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