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泰顺县太阳山林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联结当地102户农户的60多公顷猕猴桃基地,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当年,农民经济效益就实现了翻番。像这样按照标准化模式开展种植、加工、经营的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在泰顺县有1059个,联结基地近3万公顷,初步实现林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2012年,泰顺县林农人均增收4000多元,标准化林业经营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泰顺县,是典型的山区县,也是重点林业县。泰顺县政府认识到,要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做到“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增强全县林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林业标准化是一个重要抓手。为此,泰顺县质监局以林业标准制修订为基础,以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林业品牌为途径,立足当地丰富的生态和自然资源,抓规划、定标准、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全面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
毛竹、猕猴桃、油茶、板栗等是泰顺传统名产,为改变这些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态,该县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主要林产品制定了统一的种植、加工技术标准规范,先后制定发布了《华特猕猴桃》、《油茶种植技术》、《猕猴桃篱园采摘评定》等6项省、市地方标准和12项县级地方标准。同时收集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00多项,制定模式图10余张,贯穿了整个林业产业的全过程,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中心的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
围绕林业标准化要求,泰顺县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2005年以来,质监、林业部门又联合投入500多万元,组建泰顺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检测项目覆盖猕猴桃、杨梅、板栗、茶叶等十几个品种130余个参数。为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主动”的林业标准化运行机制,该县加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度,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体系。目前,全县共建立省、市、县级林业示范项目21项,推广示范面积1万多公顷,推广农户数2.02万户,全县林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比例达到46%以上。
2013年,泰顺县政府积极组织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其申报的“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列入第八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林业标准化让泰顺有了培育林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该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毛竹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猕猴桃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林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到目前,全县有3个林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6个林产品被认定为温州名牌;9个林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森林食品基地”认证;12个林产品通过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6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2013年,该县还推荐3个林产品申报浙江名牌产品和启动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泰顺还十分注重用标准化方式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林业旅游观光,做活林经复合文章。目前,全县共发展林间养殖大户110多户,年饲养畜禽70万只,直接增收1000多万元,还建成了“唯金猕猴桃观光园”、“大自然生态实验场”等一批集水果采摘、生态休闲、农家体验于一体的林业观光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到基地采摘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