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家庭相比,德国家庭餐桌上的食品,大都不是从菜市场直接购得的生鲜果蔬,而更多的是香肠、面包、啤酒等“工业制成品”。在高度工业化、商业化的德国社会中,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路途往往“相当漫长”,从种植、畜牧,到数万种食品、饮料的工业加工,最后通过遍布社区的连锁超市进入家庭,中间还须经过长途运输、重重质检等众多环节。这其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德国农产品“大流通体系”,既与我国差别甚大,也与欧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大主体”“四大保障”护航农产品流通
初步了解德国农产品流通,我们不免对以下几组数据感兴趣:目前在德国,大约95%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销售的,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平均为6%;在阿尔迪(Aldi)等平价超市,货架上超过80%的商品为食品,而城市社区中一般在步行5到10分钟的范围内就有一家这样的全国连锁的食品零售超市;受地理位置和大面积农场种植所限,德国农作物和畜牧种类十分有限,但食品种类却纷繁多样,据粗略统计,德国仅香肠就有1500多种,点心、面包多达1000多种,即使全部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的啤酒在德国的注册品牌也有数百种之多。以上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农产品流通已大大超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直线连接,其背后依靠的是一个角色众多、组织严密、环环紧扣的“大流通体系”,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与工业、商业的融合。
实际上,产销一体化、农工综合体已成为德国农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德国农产品流通链条上,生产、加工和销售每一环节都已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经济实体。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农场化、规模化和企业化;食品加工业在德国举足轻重,位居汽车、机械和电子之后为德国第四大工业,产值超过化工行业,众多企业把单一的农产品加工成为品种繁杂的食品、饮料等,再通过品牌化等策略实现了产品大幅增值;而平价超市、百货超市和大卖场等遍布社区、全国连锁,埃德卡、阿尔迪等不到10家食品销售集团控制了全国85%以上的食品销售,构成了农产品到达餐桌前值得信赖的“最后一公里”。农场主、食品企业和零售商三大主体,共同构筑了德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环节。
除了三大主体外,在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上,同样需要质检、运输、协调等众多有效的保障措施。在德国,一个由政府、合作社、物流商和展览会等组成的保障系统,成为确保农产品顺畅流通不可或缺的“配角”。在食品安全和质检方面,德国政府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监督、严厉的惩罚等措施担当农产品市场的“铁面裁判”;遍布全国的农业合作社、食品工业协会、零售协会等,更是农产品流通出色的组织者,称得上是德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真正的幕后英雄;而各类运输、存储和包装企业,直接保障了农产品在产地、加工厂和销售点高效、保鲜、保值流通;数个互为补充又都颇具规模的农业展览会,同样成为“会展王国”德国进行农产品营销的独家利器。
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紧密衔接
在德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中,从产值看,近年来德国种植及畜牧业产值约为220亿欧元,食品加工业产值达1200亿欧元,全国食品销售额为1400亿欧元;从就业人数看,德国农业生产人口约为20万人,食品加工业就业超过50万人,而在零售业中仅从事食品销售的估计就超过100万人;从企业数量看,德国约有农场50万个,食品加工企业不到6000家,而在食品零售业主要被10家左右的连锁厂商所控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德国的流通体系中,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加工和销售成为投入人力和创造产值最主要的环节。同时,三大环节又紧密相连、相互协作。
(一)规模化的农场生产
大面积的农场化、规模化生产是德国农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德国土地总面积将近3600万公顷,大约一半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农场的规模大都在50-100公顷之间。规模化的生产有利于单一作物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农场主可以同食品企业间建立直接的市场伙伴关系,双方订立长期合同,农场主按合同向加工企业供货。如甜菜农与糖厂,奶牛农场与奶制品厂,水果、蔬菜和马铃薯生产者与这类产品的加工制造厂之间直接发生关系。农民所需的生产资料,如良种、饲料、设备、燃料等等,由有关厂家按照合同如期供给。畜牧业在德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面积的农场除种植农作物外,约有30%直接用于种植牧草。由于畜牧养殖良好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场主将农作物直接用于饲养牲畜。例如玉米是德国的畜牧业的主要饲料之一,随着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德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大幅增加。德国农产品产值中,超过60%是由畜产品赚得的。
(二)品牌化的农产品深加工
继农场所种植的少数几种农作物和饲养的少数几种禽畜之后,便是德国食品加工业冗长的加工链条。企业生产范围包括乳品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禽畜加工等,食品品种数不胜数,食品工业也成为德国的第四大工业行业,年产值超过1200亿欧元。德国的经验证明,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仅靠农村自身的加工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吸引工商资本介入农业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在农村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生产者和经营者通过合同关系或合作社等,实现深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完全由专业厂商来经营,这将是农业产业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德国食品加工业高度延展的农业产业链和深度加工令人赞叹,通过商标、品牌等商业运作使得农产品价值成倍增加。比如有的企业能把玉米加工生产出2000多种产品,有的柑橘加工企业除了将柑橙加工成橙汁外,把橙皮用作生产饲料等副产品,剩余废料则作为电厂燃料,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法定全部以大麦芽、啤酒花、水和酵母为原料的啤酒,在德国更是品种极其繁多,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生产的当地啤酒。据统计,德国每年每人的啤酒消费量平均在130公升左右,啤酒产量仅次于人口数量是自己数倍的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三)连锁化的销售体系
德国的零售业相当成熟,并且基本上都已经连锁化,商业布局也已大体定型。德国食品销售市场的年营业额为1400亿欧元,其中的86%由10家大型销售连锁企业集团所控制。埃德卡集团现有资产达310亿欧元,拥有德国20.2%的食品零售业市场份额,成为德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食品零售商。在全国连锁商业中,目前处于上升势头的也主要是标准的食品连锁超市,如Aldi、Plus、Norma等。这些超市中80%左右的商品是食品。这些食品连锁超市最大优势在于商品价格低廉、深入社区方便居民,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如著名的阿尔迪集团,在全国拥有店铺7000多家,通过全面降低成本、薄利多销,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
连锁超市主要从食品加工企业中采购,所售食品也大都以罐头、香肠等制成品为主,除价格相对较贵的生态食品外,生鲜果蔬品种很少。比如同样是黄瓜,由于罐头腌制黄瓜实现了工业化批量生产,能够长期保存,在超市中销售价格比没有加工的新鲜黄瓜价格要低得多。这说明食品深加工的目的除了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外,更多的是为了延长食品保值期,实现季节性农产品的规模化批量生产。
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德国食品零售系统深扎于社会和民众之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外国零售商很难与之竞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美国依靠廉价销售模式所向披靡的沃尔玛集团,自从进入德国市场后连年亏损,最终被迫在去年7月份出售所有店面,黯然退出德国市场。这不仅是由于沃尔玛的低价策略与阿尔迪等相比大为逊色,其便捷程度也远不及后者。而同类仓储式超市中,麦德龙又通过企业会员制等牢牢占据了商业客户市场,最终结果必然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全面退出了德国市场。
政府、合作社、物流商与展览会的通力保障
在农场主、加工厂、零售商构建起了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后,还仍然无法保障整个流通体系的健康运转。在德国,政府、合作社、物流商和展览会等组织和机构发挥了特殊的协调和促进作用,同样成为该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政府:严格监管食品安全与品质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政府对保障流通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德国,消费者很少考虑食品的安全问题,因为德国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法律,人们相信政府已经对食品进行了严格控制。所有在德国出售的食品,在包装的标签上都注明商标、食品成分和有效期,还有有关商检机构质量认可的显著标志,看到上面的文字说明和标志消费者自然有了一种安全感。
同时,德国政府和行业人士也一致认可,品质与安全同样是德国农产品全球竞争力的首要砝码,必须加以极力维护。德国食品安全来自严格的食品管理。德国早在1879年就制定了《食品法》,距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实行的《食品法》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条,对人们所涉及的食品无一例外地都有详细的规定,从食品的卫生标准到食品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做出了明文规定,即便是仅与人体接触的餐具、香烟等产品也有具体要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以动物食品为例,在上市前必须经过多道检验程序:宰杀前,官方的兽医要对所宰杀的动物进行严格检查,就是喂养动物的饲料以及是否用过违禁药品都在检查之列,检查合格后才发放宰杀许可证;屠宰后,要检查肉内是否有寄生虫、传染病毒等;进入生产车间检查更严格仔细,如哪一部分肉适合制作普通香肠,那一部分适合制作火腿肠,肠中加入食用香料和添加剂的含量以及其中肥肉和瘦肉的比例都要经过认真检查。无论是屠宰场还是食品加工厂,无论是商店还是食品在转运过程中,食品必须处在冷冻状态,不新鲜的肉绝对不允许上市出售。
上市的食品仍处在有关部门的检查之下。对肉类、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易变质食品每月都检查1至2次:对面包、酒、饮料、罐头等每年检查数次。对市场食品的检查由卫生局委托警察局负责实施。为了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警察还经常作为一般顾客到饭店、商店、医院、机关、学校和公司的食堂购买各种食品,然后送到食品卫生机构进行检测。如发现某一单位违反《食品法》,卫生局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轻者罚款,最高罚款可达5万马克,情节严重者交司法机构处理,最高可判5年徒刑。为了保证国家制定的《食品法》得到实施,国家设立了覆盖全国的食品检查机构,联邦政府、每个州和各地方政府都设有负责检查食品质量的卫生部门,如柏林市下属各区都设有卫生局,每个卫生局都有多名负责食品检查的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是兽医学、药剂学、食品化学、食品技术方面的专家。
(二)合作社:农业生产与流通出色的组织者
德国的合作社制度在农业产销一体化、农工综合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政府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铁面裁判的话,那么合作社以及行业协会便可以说是这架“日尔曼战车”出色的教练。德国的农村合作社有130多年的悠久历史,1864年由F.W.赖夫艾森(Raiffeisn)创立。70%以上农业生产者加入了各类农业合作社,农资供销和加工合作社也是农村合作社的主要形式,如购、销合作社,奶制品和牛奶加工合作社,葡萄酒合作社,牲畜饲养和加工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遍布德国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信贷、农资供应、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服务网。它结构完善,法律完备,服务周到,在农业中发挥着个体农民和国家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全国性的农业合作联社,也经常与代表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德国食品工业联合会(BVE)以及德国零售商协会(HDE)共同举办各种活动,协调立场并对政治施加影响。
除借助传统渠道协调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外,各类合作社和协会还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产品流通。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农业生产协会建立内联网,农产品经销部门也在网上开设“电子市场”,通过网络实现产品统一调拨、供货和进行各种协作。有农户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府和协会开设的‘虚拟市场’里,农产品销售情况一直不错。现在,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签订供求合同,实现按需种植。”利用互联网为纽带,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德国农业经营改革和有效开拓市场的重要途径。
(三)便捷物流:高效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键
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运输、存储、包装等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农产品的顺畅流通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在德国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上,时刻穿梭着大量大型的冷藏运输车,担负着农产品产地、加工厂、销售点之间的联系。随着食品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德国不断加大对食品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采取各种食品保鲜技术措施。通过先进的技术,德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甚至跨出国界,无论产品产于何处,保证在德国市场可以以正常价格买到全球的农产品。比如在德国有一种完全自动化的香蕉后熟系统,香蕉从非洲通过船运到铁路再到批发市场后,均是半熟的,批发市场根据客户、零售商的定货需要进行后熟处理,在这套控温后熟设备中除了温度控制外,还有气体催熟剂,后熟期分为3-7天,后熟期完全控制在批发商的手中。
在德国,无论是肉类、鱼类,还是蔬菜、瓜果,从产地或加工厂到销售网点,只要进入流通领域,这些食品始终处在一个符合产品保质要求的冷藏链的通道中运行。在冷藏保鲜库中,全部采用风冷式,风机在电脑的控制下调节库温,叶菜在这种冷藏中能存放2-5天。另外,德国食品保鲜包装,种类繁多,科学合理。比如:瓜果包装、蔬菜包装,只要是块茎类不易压坏的均用小网袋袋装;对易损产品,如瓜果用硬纸箱装,纸箱透气性良好;对肉类,分别有冷冻、真空和含气等包装形式。在多特蒙特批发市场,无论是蔬菜还是鲜鱼、肉类均在良好的冷藏环境中存放,蔬菜经产地清理加工后,成箱地存放在有冰块的塑料保温塑箱中。肉类包装普遍采用真空或含气包装。德国的肉类包装,含气保鲜包装机速度很快。含气保鲜包装与真空保鲜包装相比,在色泽、渗出液等方面,明显优于真空包装。先进的食品保鲜包装技术,对于调剂食品市场需求是极为有利的。
(四)农产品会展:“会展王国”的独特营销之道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会展王国”,在全球每年举行的150个大型展会中,就有超过120个是在德国举办的。为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方沟通,德国更是发挥会展业独特的营销功能,成为各类企业展示新技术和获取订单的最佳场合。
仅在农业方面,德国每年就举办数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如柏林绿色周、科隆食品和饮料展、法兰克福肉类食品加工展、纽伦堡有机农业展等。各类展会除企业产品展示外,还通过论坛、研讨会和时装秀等各种形式,满足了新的商业模式要求,也将展会打造成为了一流的国际订单交易平台。例如柏林“国际绿色周”自1926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食品、园艺及养殖业等多方面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其规模为目前全球同类博览会之最,每年都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数千名展商参展,仅直接交易额就达到数十亿欧元。
总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德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与现代工商业实现了高度融合,在流通体系统筹布局、市场主体组织,以及法律监管、信息沟通,乃至产品保鲜、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