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官方网站公布了(2013年8月14日至9月19日期间)的消费商品召回信息,包括美国自行生产在内的消费品共发生召回事件30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21起。
这些中国产消费品,包括家用电器在内的居家日用品占52.3%,而且大都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质量事故。同时,近期被召回的中国产儿童消费品,虽然大都未导致安全事故,但因其存在安全质量风险而被美国市场召回事件的占比也达到了33.3%。
我国针对出口商品执法检验机制作出大幅度调整和改革,对大部分出口工业产品放宽了出口前法定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我国出口消费品的安全质量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检验检疫部门与出口企业密切配合,构建出口消费品国外召回、出口退运等相关安全质量的动态信息分析制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统一的出口消费品安全质量动态预警机制。二是企业应在产品研发过程,包括对国外订单的评估过程中,主动引入对消费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和婴幼儿用品生产前的安全质量风险评估制度。三是政府部门在引导构建外贸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时,要与检验检疫部门等技术执法部门密切合作,推进出口消费品的安全质量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为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更专业、更高效和更权威的安全质量检测把关和质量提升引导公共技术服务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