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北京卫生检疫工作侧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那些年,栉风沐雨只为今时聚力

  1985年6月6日,一名美籍阿根廷旅游者死于北京协和医院,并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例。这一消息在当时的北京卫生检疫所拉响了警报,迅速出击,主动作为后,一份“事件报告”在卫生部一石激起千层浪:艾滋病被定为卫生检疫国境口岸监测疾病之一,北京卫生检疫所在新组建的“全国艾滋病工作小组”中担任委员。

  此时“国境口岸事关主权,卫生检疫事关百姓健康”的意识再次在北京国检人的心中扎根。

  1994年9月,新建立的首都机场卫生检疫局面临着最严重的疫情考验:印度古吉拉特邦鼠疫暴发。按照国务院“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防止鼠疫传播到我国”的指示,国检人全天候值守,于是4万多片预防用药、一张张健康申明卡、就诊方便卡及严格的医学观察高高筑起首都口岸防线:28名印度疫区的外国旅客被劝阻入境;3名国际旅客分别被就地诊验和隔离留验;要求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停止经停印度孟买机场的航班……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事件中积聚力量。北京国检人成长的道路坚如磐石。

  岁月的钟摆停在2001年。首都机场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任务在时任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魏传忠的议程中,被放在了显著位置。他亲任创建协调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由国检人担当的11个专业技术小组,担负起了媒介生物监控、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废弃物处理、环境卫生监测等相关业务管理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首都机场于当年的11月20日正式跻身于国际卫生机场行列。

  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检验检疫局口岸核心能力呈现良好局面,时刻准备着迎接更大的考验……

  2003年,SARS一役深刻地检阅了北京检验检疫局口岸卫生检疫保障的各项机制: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为国家质检总局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随后启用的“口岸出入境卫生检疫信息监管系统”开启了信息报告电子化时代;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入境检疫申明卡自动识别通关系统”、高标准出入境隔离检疫设施的投入使用均开全国口岸先河。而这些高端硬件的支点是一套严密的软件体系:在明确与地方疾控部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出入境旅客从接受口岸查验、体温检测、体温复核到对发热病人的隔离、转运、送往医院排查及结果的反馈闭环联动机制。时至今日,该体系仍在全系统推广。

  岁月如歌。唱响的不仅是呵护生命、传递责任的铁肩使命,还有国际大舞台前的担当从容。

  2008年,当“奥运”保障的音符在国境线上奏响,“不越位、不缺位、做到位”的国检奥运精神在奥运村、媒体村绽放。当繁华落尽,有人问奥运为北京检验检疫局留下什么时,该局局长齐京安的脸上写满骄傲:还有什么比建立起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的队伍更能彰显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9年,一场甲型H1N1流感使时代再次选择了卫生检疫。风口浪尖上,北京国检人将智慧、勇气、担当融入碧血丹心。“从今天起,我的办公室就在一线。”齐京安局长的一句话,为国检防控找到了坐标。于是一个个“率先”,传递着生命的接力:该局率先提出对重点航班实施100%登机检疫;率先加强对入境健康申明卡重点核查;率先在旅检通道设置除中英文以外的6种语言的健康申明卡填写范本;率先以电子文本的方式向北京市疾控中心传送健康申明卡;率先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办公工作模式,特别是入境1小时内信息传递至社区的“神话”,至今仍在流传。

  2011年,当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Arnold Howitt教授对该局人性化、合理性的各项措施,特别对与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的联防联控机制翘起大拇指时,国检人笑得那么自信,因为他们担得起这份荣誉……

  看今朝,创新发展只为京畿安康

  这里有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了繁忙的北京口岸:首都国际机场目前通航的国际客运航线有98条,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99个城市;日均出入境航班292架次、5.6万余人次;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共360家、服务行业172家、二次供水单位9家。2009年11月北京西站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一条京九线诠释了卫生检疫“大检疫、大防控、大发展”立体化格局。

  特殊的地缘赋予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特殊的使命,特殊的使命催生了北京口岸核心能力的大发展。

  传染病防控“神器”:“一化四机制”。“统一申报、分类管理、重点查验、有效监管”的新的航空器检疫模式,辅以航空公司登记备案管理制度,航空公司会商制度,是“神器”的核心气眼。一把手挂帅、局级领导现场指挥、业务管理处室协调、口岸分支机构分管领导负责、一线国检人员实施的五级管理体系和工作会商制度为核心的组织机制,确保政令畅通,管理有序;风险评估模式、出入境人员查验处置机制、航空器分类管理模式、卫生监督保障机制、宣传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实现科学防控,措施有效;能-岗匹配的人员配置机制和供需测算的物资配置机制,实现合理布阵,科学供给;地方卫生、环保、公安、交通、旅游和口岸当局、海关、边检的双向多部门协作机制,实现妥善协调,密切配合。

  于是,一道传染病防控屏障在首都口岸筑起。

  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处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近年来,对北京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工作来说,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荣誉多。荣誉加身缘于近年来该局在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处置中良好的机制建设。该体系以核生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织机制为应对中枢,以三级应急预案为应对制度,以2000多万元设备建设投入为硬件保障,以定期专项督察为管理模式,以培训演练的队伍建设为人员保障。其中质检系统首例国际邮件化学品泄漏事件等3起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置,使这套机制得到了检验,受到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表扬。

  “四方合作”食品监管模式叫响口岸。2012年,北京市口岸办、首都机场食品安全委员会、爱卫会及口岸地区的42家职工食堂,共同见证了北京检验检疫局为6家获得达到A级信誉资质标准的职工食堂进行了授牌。此举再次开了质检系统的先河。这是该局进一步深化“政府+认证机构+消费者+企业”的“四方监管模式”的结果。沿着这条路,该局的成绩单不断加长:2007年,率先将四方合作监管模式引入航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实施重大活动期间驻厂监管,首次与认证机构合作完成航空食品企业HACCP体系认证年审工作;2009年,组织推出首都机场口岸地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面向广大消费者作出食品安全承诺的新举措,通过媒体发布,接受社会监督;2010年,在航站楼成功创建了国内首个口岸A级餐饮区;2011年,通过多项制度强化企业第一责任意识;2012年率先开展口岸职工食堂A级信誉资质评定工作,率先将食品快检项目增至23项,首次利用快检法检出腐竹SO2含量超标。

  最有力的抓手“保健中心”。近年来,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一直践行着“凭技术立足、靠数据说话”的不变承诺。十年改革,弹指一挥间,中心构建出“重点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口岸快速检测实验室”三级实验室网络体系,并已通过ISO/IEC 17025实验室认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更是通过了ILAC-G1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成为全国公共卫生领域唯一提供能力验证计划的实验室。其中“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和“结核病实验室”是中心双飞燕,齐争行业翘楚,使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地区唯一全权承担赴美移民体检和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

  站在中国国境卫生检疫诞生140周年的节点上,“后核心能力”时代即将到来,沐浴着构建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的设想,北京检验检疫局踏上新的征程……

作者:张淑义 王康琳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