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机场检验检疫局 林晨毅
前不久发生的恒天然事件,从自曝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测到肉毒杆菌,到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澄清并定性为“乌龙事件”,纷纷扰扰之中,犹如过山车一般,让看客直呼过瘾。
如果把恒天然的质量问题看作是一抹灰色,其危机公关则是一道重彩。然而让恒天然主动预防性召回产品并为之付出7000万元的货品置换费用,这需要的不仅是恒天然所宣传的责任和担当。
乳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则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在国内奶粉业遭受三聚氰胺重创以后,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中国这块日益膨胀的海外“蛋糕”。恒天然事件曝光以后,新西兰总理问责道歉、内阁展开部长级调查,从这些高规格的措施中可见一斑。
在新西兰,企业和第三方独立机构如未及时将自检信息上报当局,会受到吊销执照甚至更严厉的处罚。正是完善的法规和严厉的执法,迫使恒天然主动“缴械”。在恒天然质量问题曝光以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重拳出击,表示将无限期停止进口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两种原料,直到污染事件完全解决。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风险预警,厦门等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开展进口乳品排查工作,最大限度保证我国乳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产品从生产到流通,中间历经多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难以避免。问题发生以后,企业在处理过程中,会考虑诸多方面,选择有两个——坦白和隐瞒,但目的只有一个——利益最大化。
质量问题、企业运作、质量监管三者的关系如同影子、物体和光源。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和距离有关。光越强,影子就越浓。企业在无法掩盖影子的前提下,就会主动向光源靠拢,选择坦白来挽回信任危机。因为在相同位置和角度的强光下,距离光源越远,影子就越长越显眼。如果弱化光源,情况则不言而喻。要求企业生产零出错的要求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光源,加大质量监管,将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危害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加强质量监管,受益的不仅是消费者。恒天然危机公关之后,决定全速进军中国市场:包括在2016年前建设一个超高温灭菌奶加工厂,2020年前在华建成30家牧场。这是因为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恒天然发现自己的品牌和信誉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因为坦诚,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谅解并更加认可其品牌价值。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许多事情值得深思,也必须深思。看似一出闹剧的质量案硝烟渐平,恒天然顺利拿到了中国消费者的“五星评价”,国内奶粉商要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