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地,服务社会,是甘肃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的根本。做好西部文章是酒泉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对实验室的一贯要求。
该局局长田忠伟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做大做强,早日从常规实验室升格为区域中心实验室。用自身的热情服务和过硬技术,为酒泉检验检疫局辖区进出口企业的发展筑起坚实的后盾。”
“我们实验室现在大型仪器的使用率为百分之百,2012年参加七项测量审核,结果全部是满意结果”,甘肃酒泉检验检疫局局长田忠伟自豪地对参观者介绍道。10年来,酒泉检验检疫局历任局领导对实验室的发展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见证了该局实验室的发展。
一穷二白建设路
10年前的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由于业务转变,面临从化矿实验室到食品实验室的转型,实验室人员、设备极度匮乏,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酒泉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深入辖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征求企业检验需求,积极联系甘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寻求支持,为实验室寻求设备、招揽人才。酒泉检验检疫局食品检测实验室一步步地建立起来。
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的设备投入,该局顺势先后引进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目前,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已经成为拥有原子荧光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等大型仪器的食品检测综合实验室、甘肃检验检疫局番茄酱检测重点实验室。
众多的仪器设备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泉辖区地处西北腹地,幅员辽阔,辖区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距省会兰州市750公里,偏僻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导致实验室的交流不畅,仪器出了故障,维修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而且来回的交通成本极高。
辛勤耕耘结硕果
面对种种不利局面,酒泉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给予实验室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室技术实力,扎实做好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派往广州、北京、西安等地学习检测技术,并定期将人员送到甘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强化培训;利用每年实验室审核的机会,实验室人员积极向审核专家请教学习;在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中,实验室人员每月组织集体学习。实验室整理技术标准百余部、建立规章制度两部。通过这些措施,为酒泉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后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西部偏僻地区实验室发展的道路,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完完全全立足当地,做西部文章。如今实验室的7台大型仪器都已经投入到检测中,仪器的使用率达到百分之百。
做好日常检测的同时,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室主任高建国和实验室其他同事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检测番茄粉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甘草浸膏半成品甘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实验室助理工程师史海军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其中有一篇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ELECTROPHORESIS》上,该杂志被SCI收录,影响因子为3.261。
科技服务强质检
服务进出口企业是检验检疫事业的根基,实验室当仁不让,给企业送标准送技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2012年,甘肃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引进了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等大型检测仪器。得知这一情况后,酒泉检验检疫局专门派员了解情况,帮助该公司建立了一种检测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检测方法,并对实验条件和运算过程进行了优化,使得企业人员能够直观明了地看到检测结果。
该局对酒泉某企业进行了定期监管,发现实验室的检测标准存在过期问题,实验室检测人员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纠正,并将最新的国家标准提供给企业;酒泉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每年组织一次这种实验室开放活动,用于组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从2010年到现在,累计为企业免费培训实验室检测人员超过22人次;利用业余时间,指导3家企业完成实验室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