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识猪,如今不再是一句笑谈。在福建漳平,市民买猪肉凭着“小票”不仅能找到宰猪的地儿,还能找到养猪的人,甚至是它呆过的猪圈,这只猪的“身世”尽在掌握。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漳平市人大聚焦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力助推打造“放心肉”,2013年3月起,漳平市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正式启动,成效初显。
肉可溯源 食安民乐
10月初,在漳平市综合市场,记者见到每个猪肉摊位上都多了一台崭新的电子秤。它除了正常的称重计价功能外,还附带了一个猪肉信息小票的输出口。
“这个电子秤,是政府配备给我们,其打印出的小票作为‘放心肉’的交易票据。”肉品经营户邓炳坤笑呵呵地说,有了小票,消费者可以了解到购买的猪肉的来源、是否经过检验以及是否是正规屠宰场宰杀的等详细信息。
正在摊位前买肉的陈女士接过邓炳坤递过来的肉,看了眼手中的小票满意地回应:“这样我们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据漳平市食安办主任王增来介绍,目前,漳平市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系统已在用肉企业、单位、宾馆、食堂全方位正常运转。他说,自漳平开展肉品追溯体制建设以来,市场上肉品质量安全已有所保障,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民生热点 重点督办 监督靠前
时间回溯至2011年9月15日,漳平市发生一起备受市民关注的“9·15”事件。执法人员在漳平市菁城街道东环路捣毁了一个生产销售伪劣猪肉的屠宰车间,当场扣押可疑冷冻猪肉183余吨及账本等证物,抓获张某强等涉案人员32人。
民生脉动最关情,肉品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位市民的心。“在履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瘦肉精’、‘注水肉’、‘病害肉’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漳平市人大代表杨建国告诉记者,为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肉,漳平市人大代表们纷纷向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其中,《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和《关于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的惩处力度的建议》更被列为2012年该市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件。
漳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听取和审议《关于漳平市集贸市场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深入基层调研、视察、听取审议、执法检查及跟踪督办等一系列监督手段,持续监督肉品安全监管工作。
部门联动 落实有力 成效初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通过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的准入管理,进一步健全食品加工的监管机制,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真正让老百姓吃上质量安全、可信、放心的食品。”
漳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志敏表示,几年来,漳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调查研究、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执法检查、人大常委会审议等形式,向漳平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议。
在人大的持续监督下,漳平市质监、工商等各相关部门迅速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活动。2012年以来,漳平市工商局对城区综合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消费集中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累计办理案件4起,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肉及肉制品216公斤。在漳平市人大的助推下,漳平市政府坚持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2年投入160万元作为食品安全专项经费,保障了治理工作的资金需要。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监管措施,市场上的非法肉比去年是大大的减少,今年以来我们还没有发现一起,应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王增来表示,肉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给了猪肉的一张“身份证”、“健康卡”,它能把所有的环节纳入监管,发现问题时才能有章可循,也能让消费者切实了解到肉品的质量安全信息。
“可追溯系统只是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一个高效、统一的政府信息监管平台而已,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采访结束之际,郭志敏表示漳平人大将持续发挥监督职能,不定时组织人大代表对肉品质量安全进行明察暗访,同时监督漳平市政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监管,适时联合开展执法和市场巡查工作,加强牲畜屠宰执法检查,牵头严厉打击和查处私屠滥宰违法行为,真正让百姓吃上质量安全、可信、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