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真漂亮!身材修长、体形健美、毛色油亮,简直是马中的‘健美先生’!你看,这体态多优雅,跟贵族似的。”9月23日,记者一行来到吉木乃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面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汗血宝马,瞪大眼睛,不禁称赞。
近几年,新疆已经从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引进8批84匹汗血宝马。当日抵达吉木乃口岸的记者,听说这里正在隔离检疫汗血宝马,便穿好防护服,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后,见到了这些来自异国的“神奇之马”。
汗血宝马是民间俗称,原名叫阿哈尔捷金。9月5日,笼罩在暮色中的吉木乃口岸迎来了27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良种观赏马。它们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于当晚20时踏上了新疆的土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一年前,得知吉木乃口岸将进口观赏马的消息后,新疆吉木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就行动起来。2012年7月,他们把新疆检验检疫局动检处专家请到吉木乃口岸,从隔离场的改造、验收、入场前准备等多个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并对改造过程全程跟踪。2013年8月19日,200方饲草到位,吉木乃检验检疫局及时对隔离场地开展消毒和饲草熏蒸,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进口动物检疫培训,告知各类注意事项和紧急防控措施,确保检疫监管工作严密有效。
8月的吉木乃口岸已是秋风瑟瑟,但这无法阻挡检验检疫人迎接“贵客”的热情。为了使马匹顺利进口,他们积极联系国外预检人员,提前拿到27匹马的具体情况,并逐一将其形态特征、耳标、年龄等详细信息制成表格,进口前全天候待命,保证马匹一经抵达,立刻进行现场检疫,并顺利卸载至隔离场。
根据进口动物的检疫要求,马匹进境后将经过45天的隔离检疫,对此吉木乃检验检疫局派人进行24小时驻场检疫。马虽漂亮却不好驯服。据驻场检疫员努尔兰介绍,由于运输时间太长,备受煎熬的“客人们”一放进棚圈,便欢腾地跑起来,这些身高近两米的大个子,着实让人费了不少劲才将它们控制住。工作人员一边躲闪,一边奋力牵住缰绳,并仔细核对耳标号,检查是否存在“伤员”。就这样,折腾了近两个小时,才将27匹观赏马全部引入马厩,使隔离检疫工作顺利开始。
为了保证马匹的营养需求,隔离场需要对食槽进行一天六次的填料,并对三匹营养不良的马匹进行营养输液。刚入局不久的90后小伙子杨迪,是第一批值守的检验检疫人员之一,他需要对马匹情况进行巡查,并对拌料、填料、输液进行全过程监管。“每天都要围着这些马转上几圈,前几天根本不敢睡熟,哪匹马精神不好了、食欲不振了,我都特别紧张。”隔离检疫的第一天,一匹马在食料过程中突然跪地不起,经过检查,是由于马匹“舟车劳顿”和环境不适等引起的应激反应。该局工作人员还是丝毫不敢大意,这匹马一有卧倒迹象,工作人员便立即上前阻止,谁知阻止的次数多了,这位“病号”反而发起脾气,抬嘴就是一口,还好检疫人员衣服穿得厚,只有轻微擦伤。随后,吉木乃检验检疫局在新疆检验检疫局的协助下,对进境马匹进行了采血,并完成了血清分离和血液玻片及生殖器粘液涂片的制作,送往山东青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检验。“采血也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我们那天在冰冷的环境中出了一脊背汗。”努尔兰说。
记者想与这些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稀世良驹合个影,却又不敢靠近,伸手去摸摸马鼻梁,又怕被这些桀骜不逊的家伙反咬一口。“咴咴咴”一声声尖锐嘶鸣,引得马厩四下应合、一阵慌乱,噼啪的踢踏声回荡在整个马厩。“走吧,别影响它们了,让他们平静地找找家的感觉吧。”吉木乃检验检疫局的检疫人员微笑地对记者人员说。
10月10日,隔离检疫期就结束了,27匹马儿,希望你们都安然无恙,在这里顺利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