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来,有关“奶粉伴侣”的新闻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记者9月26日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市场有10多种“奶粉伴侣”,既有国产品牌,也有外资品牌,产品中既有山楂、麦芽等药食同源配方,也有像“益生元”这样主打改善肠道的“舶来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东西从严格上讲,都不属于特殊膳食食品,更不属于婴幼儿食品。”
连日来,央视持续关注“奶粉伴侣”。据报道,多家企业生产的以葡萄糖为主要配料的固体饮料,竟然成了婴幼儿专用食品,而且都公然宣称对婴幼儿有特别的功效。但事实上,这些产品并不符合婴幼儿食品的标准。记者9月26日了解到,目前不但有国产品牌的奶粉伴侣,连外资企业也在销售同类产品,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更像是“企业的花样”。
市场:
中外产品混放
“这类产品的市场很大。”26日,广州妈妈李小姐告诉本报记者,市面的药店、超市都有奶粉伴侣卖,她给孩子服用后觉得“有一定的效用”。“感觉有点像凉茶吧,成分都是中草药加益生元。”
记者采访后发现,市场上目前有10多种“奶粉伴侣”,不但有国内企业的产品,还有些外资品牌也加入了竞争行列。记者看到,和奶粉一样,“奶粉伴侣”还分了段。记者统计发现,产品中既有像莲心、山楂、麦芽、金银花、菊花等药食同源配方,也有像“益生元”这样主打改善肠道的“舶来品”。
记者翻阅国内论文数据库,发现关于“奶粉伴侣”最早的记载,确实和中医理论有关。有文献指出,最早的奶粉伴侣由江西中医学院教授研制,专门为解决宝宝“上火”“消化不良”。随后,“江中饮料厂”在1991年正式推出产品,成为国内首家奶粉伴侣的生产厂家。
还有文献指出,“奶粉伴侣”在湖南省市场潜力就达到3000万元,全国至少要有10多个亿的市场份额。
归属:
“奶粉伴侣”身份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奶粉伴侣”的身份也颇为尴尬,其属于“固体饮料”,不属于国标规定的婴儿配方食品,也不是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据央视的报道,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标准三部韩军花副部长指出,奶粉伴侣这类产品无论是产品功能,还是营养成分,都不符合婴幼儿食品的标准。“这些东西从严格上讲,都不属于特殊膳食食品,更不属于婴幼儿食品。”
业内:
“下火”法建议向中医咨询
“‘奶粉伴侣’就是中国特色的东西。”26日,一家跨国奶粉总代理张华(化名)告诉记者,奶粉伴侣最主打就是“下火”,在国外并没有看到这类产品。
张华说,不少人在喂奶的时候经常怕孩子饿着了,冲调时奶多水少,导致孩子很容易出现蛋白质过剩。一旦吸收不了,给人感觉就是“上火”了。有统计显示,80%喝奶的小孩在1岁以内都存在这个现象。
“有的妈妈担心孩子体内有‘毒’,就加一些清火的东西给孩子喝。奶粉伴侣的厂家就把金银花等中药都加进去,再添加一些益生元什么的。在我看来这些做法完全是多余的,如果喂养得当是不需要的。”张华说。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奶粉伴侣更像是“企业的花样”,是希望制造新的名堂。他指出,所谓奶粉“上火”,部分也和消费者所处的环境缺少水分、气温高有关,加上奶粉又是经过干燥工艺处理。他指出不少企业在近年改善了配方,例如针对性的调整了奶粉中的酪蛋白,“上火”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了。
王丁棉表示,目前奶粉伴侣并没有国家标准,到底加入山楂、白菊等制成的产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家长需要进一步向中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