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C标识是各国在货物木质包装出境前实施有效的熏蒸处理或热处理后,施加在木质包装上的标记,就像是货物铺垫材料的“护照”,有了它,货物才准合法进出国境。
这一自2002年以来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签定的由世界上107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标准,一直以来,为防止有害生物随货物的木质包装在国际间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货物木质包装上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了检验检疫部门高度重视。
问题越来越多
检验检疫人员介绍,货物木质包装虽然其在对外贸易当中只起方便运输、装卸等功能,相对于货物本身的质量往往会引起进出口企业的忽视,但在对外贸易中所产生的相关贸易争端,却是非常严重的。为了防止外来有害生物随木质包装的传入,有些国家甚至采取更为苛刻的措施,如美国对违反木质包装材料进口法规的进口商、承运人和保税商品监管人课以罚款和赔偿金,处罚金额可以达进口商品价值的3倍。所以,企业出口货物木质包装如未加施合格的IPPC标识,轻则会产生相当高的滞港费用,重则会连同货物退运出境,影响国家出口产品的信誉。
造假屡见不鲜
自规定实施以来,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出入境货物木质包装检验检疫中,问题却不断出现。在入境货物中,各国对IPPC专用标识要求落实不严,如部分从日本进境的木质包装仍加施圆形标识。某些国外木质包装除害处理机构信用度不高,其在进行除害处理过程中,未按照有关程序和标准规范操作,致使木质包装中的有害生物不能被彻底杀灭。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在加施IPPC标识的入境货物木质包装中屡次截获有害生物就足以证明,其仍存在较大的疫情隐患。在出境货物中,货物木质包装未加施IPPC标识或者翻刻、造假木质包装IPPC标识的屡见不鲜。
在入境已加施IPPC标识的木质包装中屡屡检获病虫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来源环节风险。木质包装来源国复杂、分散,木质材料、标识混杂,检疫处理企业多,处理质量良莠不齐,有害生物携带潜在风险加大;二是再加工环节风险。木质包装首次检疫处理后进行再维修、加固或更换原包装时,可能会使用部分未经检疫处理的木质材料;三是物流环节风险。在境外二次仓储、中转环节可能因环境条件等原因发生有害生物的二次侵染。
在出境货物木质包装中屡次发现违规使用IPPC标识或未加施IPPC标识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一是IPPC专用标识极易翻刻,造假成本低廉,同时制假源头十分隐蔽,查处难度相当高。二是现有法规对此类违法行为处罚金额少,违法成本低,使得售假、用假市场比较肆意。三是有的出口企业、货运公司对木质包装检验检疫法律意识淡薄。
强化预防管理
货物木质包装由于其特有的便利性,在一定时间内仍是企业在进出口中用作固定、装卸、运递货物的主要材料,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仍是检验检疫部门防控国内外疫情传入传出的重要载体。检验检疫机构应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确保对货物木质包装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防止国外有害生物入侵,确保国门安全,顺德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加强了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的查验力度: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更多地了解并遵守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进境木质包装管理规定,全面增强进出口企业责任意识。二是严格口岸现场检疫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使用IPPC标识的行政处罚力度。一方面重视不合格问题的后续处置,对于国内企业违法违规问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育使企业自行纠正违法行为,自觉遵守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在检验检疫监管中发现的进口检出问题,督促企业及时反馈至国外供方,追踪、查找发生问题的环节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完善与国外官方的良性互动沟通机制。对已经加施IPPC标识进境木质包装检出有害生物的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检出数据,对多次发现问题的国外处理企业发布风险预警,并通报国外官方,从源头防止不符合处理技术要求的木质包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