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电梯安全上下高楼大厦的背后,都有着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人员流下的汗水;每一台起重设备有条不紊运行的背后,凝聚的是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执着追求;每一台锅炉安全燃烧的背后,也离不开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人员对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一丝不苟的态度。
广东深圳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市特检院)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从贴近群众、务实检测、强化管理等方面发力,积极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特种设备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事相关的检验研究工作要戒骄戒躁,细中再细,精益求精,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该院院长梁广炽表示。
普及知识 倾听声音
深圳特种设备数量众多,其中电梯总量超过10万台,列全国第三,广东省第一。据统计,85%的电梯事故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为此,深圳市特检院积极开展“开放日”等活动,与市民群众互动交流,普及特种设备知识,加深公众对特种设备的了解,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3年6月,“走进电梯安全”开放日活动在深圳市特检院举行。2名党代表、25名市民代表及多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了体验活动。现场,专家通过模拟试验展示、PPT宣讲及邀请代表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传达了电梯基本构造、安全使用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博发布工作同步进行,与广大市民一道分享了此次体验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市民通过与电梯各零部件、安全装置的面对面接触,加深对电梯结构原理的了解,普及日常电梯使用安全常识。如通过模拟电梯丢失信号发生“坠落”,促使安全钳立即启动的试验,让各代表亲身体验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是如何保护乘客安全;通过实地参观检验机构实验室,加深对检验机构技术能力水平的了解,消除对检验机构“是否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之类的芥蒂。
2013年7月,深圳市特种设备立法调研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圳市特检院举行。24位人大代表、电梯技术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参与了此次活动。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代表们参观了电梯实验场所,并近距离观看了电梯安全钳、缓冲器动、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动作试验等模拟极限工况下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动作的全过程。在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区,高速架桥机事故、塔吊坍塌事故等部件残骸,生动而清晰的向代表们展示了造成事故的原因。电梯整机试验设备,让代表们清晰的观看到电梯运行时各部件的动作状态,对日常电梯使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容易忽视的安全风险点有了更多的了解。
据悉,目前深圳市特检院已经完成了《新闻(政务业务信息)宣传管理制度》的修订,政务微博报送工作有效展开,其中该院梁广炽院长亲自撰写报送的多条微博反响热烈。
梁广炽院长表示,类似活动不仅是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特种设备的窗口,也为该院收集、整理、归纳相关建议提供了渠道,为接下来的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如有代表提出“在中小学开展电梯安全教育科普活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建议,该院将考虑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
同时,深圳市特检院在内部也开展了职工代表大会、基层体验日等活动,广泛听取普通员工对院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及业务工作中有待改进方面的意见建议。
扎实检测 踏实创新
深圳市特检院的检验人员在现场排查电梯隐患的过程中,某些步骤往往会重复检测多次。“这些部位容易出问题,多确认几次,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排除隐患。”检验人员认为,在检测过程中认真扎实,切实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
肩负着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的重担,深圳市特检院全院上下如履薄冰,以一丝不苟的态度默默地为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努力奋斗。除在检验过程中不放过任何细节外,该院每年还会采取全面排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重点监察等措施,轮番对全市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进行“监视”,以期最大限度的排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2013年上半年,该院共计完成特种设备、安全部件以及锅炉水(介)质检验检测71646台次,同比增长20.7%,特种设备定检率达95%以上,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定检率达100%,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率达100%。
同时,检测过程中发现并上报特种设备重大问题402宗。如今年3月在定期检验中发现电梯停电应急装置存有设计缺陷以致轿厢在切断主电源,电梯层门与轿门均未打开状态下,仍会慢速上行,甚至冲顶。该院建议通过修订控制柜型式试验细则、对停电应急平层装置强制进行型式试验等方式,对已加装或准备加装停电应急平层装置的电梯进行全面检查,以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又如在对深圳市某液化气有限公司的1台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检验时,该院使用了相控阵、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发现对接焊缝上存在30余处裂纹、在顶部压力表壳体“D类”焊缝处发现一处长度为10毫米的裂纹,经过及时的整改,将风险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
另外,该院今年上半年共发出“三确认”记录表15969份,确认设备数量37199台(次),确认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数量5222人(次),确认使用单位管理制度情况13986项(次),并上报含有不符合项的“三确认”记录表257份,向相关辖区的安监站报送《建筑起重机械不合格告知单》8份。
特种设备领域往往一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为了保持检验技术与时俱进,深圳市特检院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创新,检测能力一再提升。
深圳市特检院承担的《港口起重机起升用不旋转钢丝绳弯折寿命研究》、《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外部检验合理化改进研究》、《电梯曳引机扭振测试仪的研制》、《工业锅炉水质检测中多项目连续自动分析系统的开发》4个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该院的《在用电梯能量消耗研究与节能预测》也获得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该院罐式车辆罐体检测基地已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疏水阀型式试验项目也是该院2013年平台建设重点工作之一,项目建成后可对机械型中高压蒸汽疏水阀、热动力型中高压蒸汽疏水阀等不同类型的疏水阀产品进行型式试验。该院下属的深圳市金属材料检验与机械设备失效分析中心由于在金属材料性能检测、机械零部件产品失效分析、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今年5月被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评为深圳市优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管理 提升服务能力
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圳市特检院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紧密结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业务工作,坚定地履行好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职责。
首先是深入排查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查出来的问题,该院建立台账,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表,切实整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如为加强质量风险控制,厘清系统性风险,该院从检验业务管理系统着手,重点清理了“检验过程”统计数据。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中止检验、检验后未缴费等滞留在待建状态的设备检验报告,给检验工作埋下了隐患。为此该院迅速完善了相关流程及管理规定,目前待建状态检验报告基本清理完毕。
同时,该院严格执行检验质量目标考核工作。今年上半年共抽查检验报告3570份,报告抽查合格率为99.6%;现场监督未发现检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检验及时率99.9%;统计报告68253份,报告及时率为99.9%;有效率投诉率零;电话回访8117次,检验现场服务质量满意率为100%;窗口服务质量方面,客户对窗口人员评价2067次,全部为满意。
此外,在2012年对检验部门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该院今年对质量、技术、业务管理、信息化、型式试验及鉴定评审等多项工作职能进行了梳理整合,成立质量信息化部与机电设备型式试验评审部。一方面,针对检验工作的高风险性,着重强化质量管理与信息化工作,重点梳理质量安全风险源。对内加强对检验质量的管理,查找漏洞,降低系统性风险,对外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特种设备状态进行监控,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检验防控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集中人才与资源,整合与规范特种设备型式试验与鉴定评审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该院检验技术能力。通过新一轮的内部机构调整,该院全面整合了现有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细化了部门的职能定位,理顺了业务关系,助推职能部门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转变。
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城市,深圳对特种设备的使用需求仍在扩大,这对于深圳市特检院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该院广纳良言,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时俱进,在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