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浙江省诸暨市的枫桥香榧只卖几毛钱一斤还无人问津,这让当地农民愁得不行。十多年后,枫桥香榧卖到了130块钱一斤,却仍然供不应求,这同样让农民犯起了愁,这回他们愁的是香榧怎样才能每年都结果,产量怎样才能有提高。
来到诸暨枫桥老何家采访,还没等老何开口说话,站在一旁的老何媳妇儿就抢着说:“要是没有农业标准化引路,这香榧是绝对卖不出现在的好价钱的。”她告诉记者,以前只能卖9毛钱一斤的香榧,如今平均一颗就值9毛钱。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和主产于诸暨的枫桥地区而又叫做枫桥香榧。早在汉代的《尔雅》中就有对香榧的文字记载:“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于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其仁黄白色可生啖。并可焙收,以小而心实为佳,一树不下数百斛。”至明代《本草纲目》中,对香榧的生物特性和营养药用价值更是做出了详尽的叙述。
香榧生长周期长,果实3年成熟,古称“千年香榧三代果”。随着近几年香榧畅销国内外市场,香榧产量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能够帮助当地农户提高香榧产量和质量,诸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抓手,针对香榧种子、育苗、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建立起全套的标准化体系,积极向农户推广香榧标准应用。与此同时,该局还和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建立起香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在东白湖、赵家镇等香榧主产区建立香榧示范区904公顷,营建香榧标准化大棚容器育苗基地2万平方米,年产香榧标准苗木150多万株。
统一购肥、统一标准施肥,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统一标准人工授粉,统一采摘时间,在标准化的作用下,香榧的产量上去了,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香榧年产量达到650吨以上,比项目实施前增产282吨,香榧年产值达1.8亿元,增加产值2820余万元,示范区林农人均收入达7000多元,人均增收843元,其中赵家镇钟家岭人均增加收入达1530元。
香榧的生产加工也有了很大变化,原来一家一户的小作坊是香榧加工的主要途径。为了能提高香榧加工生产的整体素质,诸暨市质量技监局通过抓龙头、抓规范、抓信用,积极引导香榧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走联营合作的道路,建议由一家企业牵头协调,其他香榧小企业小作坊共同出资,注册开办一家符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规范要求的香榧加工企业,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生产、分散销售,达到市场准入要求,使得枫桥香榧产品中涌现出了冠军、老何、天珍等知名品牌,香榧产业的产业链在延伸,走上了以质取胜的道路。
诸暨市老何土特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金灿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他牵头成立的老何香榧合作社会员已达160多个,社员代表遍及诸暨及全省各个香榧产区,联结基地1133余公顷,带动农户达2000余户,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农业的标准化与产业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此外,该局还通过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披露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香榧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给每一家香榧加工企业都建立起了从原辅材料、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信用基础档案,实现了对香榧产品的升降级动态管理,使得枫桥香榧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品牌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