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北京市养老机构标准化服务采访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4年,我父亲住进第一福利院时,办手续用了一个上午;2011年,我婆婆住进第一福利院时,办手续只用了一个小时。”

  这是9月6日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以“标准促服务,服务惠民生”为主题的“质量月”系列活动之一:走进养老机构,感受标准化的养老服务的座谈环节,北京市的一位市民代表对标准化养老服务的由衷赞誉。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紧邻的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距繁忙的北四环、中轴路、京藏高速都几乎仅仅一站之地。闹中取静的两家福利院都是全国知名的养老服务机构,面对越来越多前来学习考察的同行,他们讲的最多的就是标准化的养老服务。这次活动“走进”的养老服务机构,就是这两家福利院。

  办理入院手续所需时间从半天缩减到一个小时,与标准化有什么关系?答案在第一福利院院长曹苏娟介绍情况的第二个层面上。

  第一个层面是总计187项服务规范的标准体系,这是服务的基础。但是无论标准的数量多少,无论每项标准的质量多高,不解决标准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这正是曹苏娟介绍的第二个层面的问题。2012年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后,第一福利院开始解决各部门、各岗位协调统一、相互配合、有效衔接,避免重叠服务或服务真空,这才有《老人出入院管理规定》这项服务规范,从而实现了入院时间由半天到一个小时的转变。而有效的沟通机制远远不是终点,曹苏娟介绍的打造人性化的温馨家园,实现服务过程的有效控制等层面的问题,都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明显处于形成标准体系和解决沟通机制两个层面之上。

  两家福利院服务对象不尽一致。第一福利院主要是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第五福利院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第五福利院院长常华在介绍情况时谈道,在原有的标准体系中,服务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等门类的标准自成体系,实施发现很多服务没有纳入标准,很多标准间没有衔接好,不能充分协调。2011年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开始从服务需求出发,再分析服务所需的管理内容和保障措施,将原有的标准体系推倒重来。重新构筑的服务标准体系,没有游离在标准外的服务,没有游离在服务外的标准。

  由于很多老人一旦出了居室,容易忘记自己所在的楼层,第五福利院每个楼层都用老人熟悉的蔬菜或水果图案进行标志,如颐养楼第十层就是萝卜层,其他楼层有的是苹果、有的是香蕉等等。难道这也是标准化?常华解释说,蔬菜水果虽然不是标准化的图形符号,但标准化图形符号所在的位置、大小、颜色,都是有原则要求的。她反问道:难道这不是标准化?

  至于办理入院手续用时从半天缩减到一个小时,是因为按照标准化的流程,从家属带着老人进入福利院接待大厅提交材料登记开始的一刻,每两个流程的衔接时间有明确的要求,每个流程的处置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加上信息化的手段,入院手续的办理时间自然会大大缩减。

  经过10年的标准化建设,尤其是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两家福利院的标准已经无处不在。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主任杨泽世在阐述“服务业标准硬件不难,软件很难;软件做起来不难,持续下去很难”观点后,对两家福利院的标准化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从两家福利院院长介绍的情况看,关键是老人的服务需求和一线员工的工作需求,通过这两个需求对每一项标准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使标准越来越完善,而这正是标准化基础最雄厚的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经验。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认为两家福利院的经验是标准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典范,两家福利院通过标准化使服务回归了本质。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