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质监局副局长 王国强
“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质量的提升;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效益的提高;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山西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转变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升级、协调可持续发展,兼顾速度与质量,必须加大标准化战略实施力度。近年来,我们山西省质监局全面履行《标准化法》赋予的各项职能,注重主动出击、注重顶层设计、注重典型引领,创新标准化管理模式,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管理模式,把握实施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权。
首先,主动靠上去,赢得政府的重视。工作中,我们牢牢把握标准化工作只有赢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有效开展和深入实施这一规律,积极协调各级政府,出台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确定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真正使标准化工作与政府“同频共振”,也为标准化战略的全面实施在组织层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主动走出去,赢得社会的参与。工作中,我们确立了“面向需求、广泛参与、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主动了解和征集各行业、各领域对标准化的需求。注重把党委政府关心、关注和转型跨越式发展急需的行业和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提供标准化服务。面向全省各厅局发函,介绍标准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对一些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的地方标准,专门召集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等11个主管部门召开全省标准化工作联席协商推进会议,听取各部门标准化工作对服务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我们还依托相关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了7个国家级的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分委员会和秘书处,把握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话语权。
再次,主动沉下去,赢得企业的信任。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主动服务,深入企业是推动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扶持和引导相关龙头企业主持和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积极帮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帮助广大企业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等标准化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企业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年提高,发布企业标准的数量大幅攀升。
二、注重顶层设计,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强化系统管理的工作思路,围绕山西转型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积极运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开展工作,努力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评价、特色农业、高速公路建设、旅游业、惩防体系、社会综合管理等领域构建标准化建设体系。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体系的集成化、协同化、配套化效应,提升标准化工作整体效能,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
首先,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有所突破。为了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我们按照“一品一标”的目标要求,构建能耗限额标准体系,近年来,连续批准发布了以能耗限额标准为主,包括节能管理、节能计算方法、节能产品、新型替代能源等在内的50多项节能减排地方标准。
其次,现代农业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我们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领导组作用,加强与涉农部门的联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构建了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有机统一的四大体系,有力地助推了标准化战略的实施。通过对现行农业各级标准的全面清理,并根据山西农业特色,及时制修订与实际相符合的农业地方标准,涵盖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再次,高速公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针对山西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特点,我们主动与省交通厅建立了标准化推动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以国家现有的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山西高速公路发展实际,从精细化、规范化、应用化的角度出发,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发布了28项地方标准,为全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三、加大典型引领力度,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是集中展示标准制定、实施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平台,对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们的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已经从单一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拓展到服务业、循环经济、旅游服务、社会管理和良好行为企业等多个领域。
循环经济标准化闯出山西“模式”。2010年,太原、长治、晋城、运城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开始建设。3年来,4个试点市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领导机构健全、任务细化分解、责任目标明确的工作格局,走出与自身经济适合的发展之路。4个试点市涌现出一批具有山西本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为循环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全国首创组织制定了循环经济评价地方标准体系,使循环经济工作更加符合“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鼓起农民“钱袋子”。通过采取以标准化指导生产全过程的“公司+农户+标准+基地”建设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自觉实行农业标准化,并涌现出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农民已尝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甜头”,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农民成为最受益的群体,成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生力军。
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描绘“美丽山西”。我们加大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标准化工作力度,在加大现有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拓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领域,扩大旅游服务标准化的贯彻实施覆盖面,全面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制定了一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科学适用的服务标准体系。服务业标准化创建为“美丽山西”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手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做好标准化工作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