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杭州19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9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食药监局通报了该市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以及2013年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的情况,并公布了19家保健食品行业“黑名单”企业。

  号称纯天然 其实添加违法成分

  2012年底,有消费者投诉“金葵花”强力胶囊涉嫌虚假宣传,存在质量问题。杭州市食药监局检测发现,里面含有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化学成分。

  “这两种化学成分的副作用有头痛、鼻塞、脸红等,心血管病人禁用,如果服用硝酸甘油的同时,又服用含西地那非或他达拉非的药品,健康风险很大,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杭州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柳静波队长说,含有这两种成分的药品,都是处方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但“金葵花”强力胶囊却号称是以中药材黄秋葵、黄芪等为原料的纯天然保健食品,标示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40821”,保健功能“抗疲劳”。查询国家药监局网站,该批准文号对应的产品却是“多宝牌强力胶囊。”。

  2013年年初,杭州市食药监局、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对“金葵花”强力胶囊立案调查,发现杭州鼎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该产品。

  3月27日至29日,专案组捣毁了在杭的3处窝点。4月上旬,专案组远赴西安等地,查明违法产品的销售、组织生产、制假窝点等相关情况。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捣毁生产窝点2个,销售窝点5个,杭州方面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该案被公安部列为2013年深化“打四黑除四害”督办案件,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了解,2013年1—8月,全市立案137件,结案123件,96311投诉举报中心受理举报337件,办结333件,涉案金额2428万元。

  列入“黑名单”企业的产品别买

  2013年5月以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浙江省的部署,杭州市开展了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简称“打四非”)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63家次,经营企业3196家次;已抽检保健食品70批次(不合格产品9批次),查扣违法产品208盒(瓶),全市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0起,结案35起。

  在专项行动中,杭州市还对64家持有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重新核发证件,已有19家企业明确退出保健食品行业,其他企业正在逐家核查之中。杭州市食药监局保化监管处姚如滔处长介绍,这些企业被列入“黑名单”有以下原因:产品包装上标示企业地址在杭州,但根据地址找不到该公司的;已经更名或注销的;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中,部分企业是冒牌“杭州”之名,违法生产、销售却在外省。

  杭州市食药监局提醒大家,如果发现标示这些“黑名单”企业的产品,千万不要购买,发现使用这些企业名称在生产经营的,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

  19家“黑名单”企业

  杭州咏芝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豫章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金世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康恩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绿健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佳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瑞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康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利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大利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杭州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浙大生命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民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扶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仁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赛百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齐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金先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健康提醒

  牢记“四点”谨防受骗

  如果遇到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问题,可以拨打杭州市食药监局投诉举报电话96311。

  在购买或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过程中,如果遇到纠纷要妥善保管小票及相关票证,以便监管部门及时查明真相。

  通过互联网等网上渠道购买时,要认清网站标志,看清网站是否具有经营资质。

  如果遇到免费体验、家庭信箱广告等形式推荐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时,要保持理性头脑,不要轻易相信。

作者:佚名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