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乳企恒天然发布此次肉毒杆菌乌龙门调查结果,承认集团有使用非常规元件、信息共享疏漏和产品追溯耗时较长等多个问题。
9月4日,恒天然声明称,造成此次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有关方面决定将早先的浓缩乳清蛋白(WPC80)产品进行重新加工,而非将其降级处理,并决定使用某项非常规的设备元件。此前恒天然曾称,污染与一条不经常使用的管道清洁不彻底有关。
其二,恒天然的某两个业务部门之间出现了一次偶发的信息共享疏漏,导致相关检测有所延误。该问题也未及早上报到首席执行官层面。
其三,由于在召回之前不久部分工厂的计算机系统刚刚升级,导致产品追溯耗时较长。此次WPC80产品作为原料应用于不同客户的多种产品,导致相关召回涉及面广、情况复杂。
其首席执行官史毕根思说,恒天然新设了集团全球食品安全与质量事务的总监职位,直接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同时加强了食品安全理事会的管理范围和权限;并设立了内部食品安全和质量热线,以便员工和承包商直接向上级反映任何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史毕根思说,在召回之前不久,部分工厂进行了计算机系统升级,但还没有完成相应的培训,这也影响了追溯产品的速度。现在已经完成相关培训,并确信恒天然团队能够熟练使用该系统在整个供应链内快速有效地追踪产品。
根据恒天然此前的披露,恒天然方面称,2013年3至5月,恒天然澳大利亚某工厂使用WPC80产品为某客户生产婴儿配方奶粉基粉,在根据客户要求做梭菌属微生物检测时发现某些批次检测值偏高。恒天然与客户及时沟通,因产品仍符合客户规格,客户同意接受相关产品。随后,由于部分指标偏高,恒天然对这些产品进行了进一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