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9月4日上午举行“2013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应急演练”,这是该省首次进行水产品安全综合演练。
安全事故模拟文昌市某东风螺养殖基地违规使用药品的行为,经快速检验有4个样品“呋喃西林”代谢物呈阳性,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市场与质量监管处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海南省质量检测中心做定量检测。在了解养殖基地规模、已检出药残超标的东风螺养殖面积、数量和销售等情况,随后按事故影响范围和后果启动二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根据质量安全事故级别,渔业部门成立四个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调查组、风险评估专家组和信息发布组协调处置进展。信息发布组在应急处置工作会议2小时内撰写处置情况应急报告报送农业部、海南省政府、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和海南省工商局,并在启动应急预案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
事故调查方面,渔业部门成立查封、抽样、排查、市场处置4个小组,对产品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药物残留超标的东风螺进行了销毁。
海南水产品70%为海洋捕捞品,30%为养殖品,品种主要有金鲳鱼、对虾、石斑鱼等。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市场与质量监管处处长曲桂馥介绍,该省已按照农业部要求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目的在于提高应急能力,快速处置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