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年头过去了,像浙江舟山保健中心每年如期而至的大批集中团队体检的保健中心全系统尚属首家,工作难就难在没有参照性和可依性。十年来,舟山保健中心也曾因该批团队劳务人员出境时间紧、数量大、任务重、渔业公司与体检中心配合脱节等诸多原因而使体检工作进展不顺利而苦恼过,但舟山保健中心在困难面前从未退缩过、畏惧过,十年来舟山保健中心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尝试和探索着如何构建、如何应对短期内大批量团队体检工作的最佳模式。
模式一
主动联系服务企业,拓展深化服务理念。这是该模式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家行政机关转变服务职能的大背景下,舟山保健中心将如何服务好企业作为立根之本。
前期工作——每年在春节之后就开始走访舟山市海洋渔业局,向外经外事处的负责人就当年远洋渔船的动态进行详细的了解沟通。在获取到相关信息后,舟山保健中心开始逐一走访舟山辖区的计划出行船只较多的渔业公司,并收集来自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上一年度体检工作中的亮点及不足,共同探讨逐步改进的方案。就这样舟山保健中心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真正听到了“企业好声音”,站在服务企业的角度,一次次的修整工作模式,做到让企业满意。中期工作——在大批远洋劳务人员体检期间,舟山检验检疫局举全局之力,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人员借调到设备添置都做了精心的部署。保健中心指派专职工作人员在月初每天要不断地联系每一个公司、每一个船东,平均一天要联系40多人,打100多个电话以确保团队体检计划的平衡、有序、科学的进行。保健中心首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开发了“保健中心体检人员日程安排表”。我们还配套建立了远洋渔业联系群,将北太体检计划实时发布在该群里,企业通过查看日程表的最高限额来安排体检计划,先约先排,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后期工作——每天近200人次的接检量,繁琐的体检数据处理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为了保证渔民的及时出境,该期间舟山保健中心的工作人员、仪器设备每天都在加班加点。
模式二
推进核心能力建设,提升技术监测能力。这是该模式成功运行的必备条件。
舟山保健中心多年来一直秉承着“把关就是服务、服务远不止把关”的理念。
只有把好关,守住出入境人员的身体健康,才能谈得上服务。舟山保健中心在国家质检总局多年不断加强保健中心监管的基础上,抓住了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服务提升大变样、硬件建设大变样、信息管理大变样、能力建设大变样、质量控制大变样”。为了确保检验结果在国际上得到互认,保健中心实验室在全省系统内率先建立了ISO/IEC17025质量管理体系,并成为浙江检验检疫系统保健中心内首家通过CNAS认可的“样板实验室”。实验室还不断拓展检测领域,成为全省少数几家能够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法检测基孔肯雅热、黄热、西尼罗热、登革热等境外传染病的实验室。这不仅能确保劳务人员在出境前具备健康的体格,在其满载而归之后也具备截获境外传染病的能力,从而肩负起用技术严把国门的神圣职责,筑起守护国内亿万人生命健康的“防火墙”。
模式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量身制作业内行规。这是该模式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
为加强对远洋渔业人员出境体检的管理和约束,确保出入境健康体检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舟山保健中心前期赴渔业公司做了大量的调研,联合局卫检处、法综处等相关部门拟订了《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加强远洋渔业企业体检管理的通知》,把团队大批体检的管理办法形成了书面文本,以规范远洋渔业人员体检工作。《通知》中就渔业企业团队体检从预约、体检现场到体检结束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践证明,有章可循使得各渔业公司自觉地走到了科学有序的管理轨道上,成功解决了以往出现的体检场面混乱、体检人数失控、渔业公司诚信不足、中心接检压力太大等难题,成功实现了体检中心与体检对象双轻松模式。
十年磨一剑,舟山保健中心成功探索出应对大批团队远洋劳务人员出境体检成功模式。如今,舟山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干部职工要发扬四干精神:大干、实干、苦干、巧干,四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要求全市人民转变思想以全新的面貌对接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舟山保健中心也正是抓住时代发展的好机遇,紧密围绕“只要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只要有利于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就要大干、实干、苦干、巧干”的要求,秉承“把关就是服务、服务远不止把关”的理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应变,探索出提升服务新模式,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