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河北检验检疫局:做国家能源安全“守护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回眸过去的5年,有太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与吸取,有太多的执着坚守令人难以忘怀,更有太多的辉煌业绩让人引以为豪。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检验检疫人将一如既往地用汗水挥洒热情,用拼搏铸就梦想,用激情书写青春,以新的昂扬姿态迈向新的征程!

  8月31日,河北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迎来了原油检验监管工作5周年纪念日。

  5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经过5年锤炼和洗礼的曹妃甸检验检疫人,却用他们日复一日的平凡举动,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他们。

  能打善战的队伍

  “曹妃甸口岸是河北省唯一的进口原油口岸,把好原油入口关,必须打造一支能打善战的检验检疫队伍。”办事处领导如是说。

  业务开展前期,曹妃甸办事处就未雨绸缪,多次派员到进口原油大港进行学习,夯实了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并采用传帮带、业务讲解、现场操作等方式不断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水平。此外,他们坚持严把入口关,凡新进人员必须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针对近年来高硫化氢原油增多的实际,办事处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口岸的安全和环保提供了有力保障。

  崔云飞是鉴定科最年轻的同志,却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为了弥补业务知识的不足,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为自己充电,通过向老同事请教、查阅专业书籍、跟班作业,刻苦钻研货重鉴定方面的知识……如今,入职刚满两年的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工作了,成了新生代的业务骨干。

  为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能力,办事处鼓励干部职工创新,研发的“曹妃甸油品鉴定管理系统”,获得河北检验检疫局科研自主立项计划项目;正在研发的“保税国储库存管理系统”,若投入使用,将大大简化工作环节,缩短检验时间,提高监管质量。此外,他们还积极开展进口原油危化特性研究,不断探索和改进检验监管模式。将ISO/IEC 17020《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引入检验、鉴定工作现场,极大地提高了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吃苦奉献的精神

  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是曹妃甸检验检疫人最为平常的习惯。作为检验检疫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口岸鉴定科科长刘怡斌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每年到了春节,他总是催着科里的年轻同志回家与亲人团聚,自己却坚守在口岸一线,登轮、检验、出数据……至今,他已经连续5年春节不曾回过家了。

  在他的感召下,科里的年轻人也不甘落后,纷纷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无私的行动投身到了工作中。5年来,他们始终坚持“5+2”、“白+黑”工作机制,往往船还没靠好,检验员们就早早地等候在了码头。

  据不完全统计,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进行现场检验的情况占到整个原油检验工作总量的85%,夜间检验的占到了60%,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检验的占到了40%。为了节省船期,他们“吃”“住”在船上是经常的事,困了就在船上打个盹,没有时间吃饭,就在船员的餐厅里匆匆吃一点。

  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这群检验检疫人始终奔波忙碌在口岸最前线。三伏天,酷暑高温。甲板被太阳烤得炙热,检验员们宛如置身于一个烧热的巨大平底锅上,他们的脚底甚至会被烫出水泡。尽管如此,检验人员还要坚持穿上防静电服,甚至背上沉重的呼吸机,一测量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用手一拧就会往下淌水。数九天,寒风凛冽。甲板上常常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稍有不慎就会跌倒摔伤。更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海风带来的刺骨疼痛,他们用来记录数据的笔经常被冻得写不出字来。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检验人员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口岸鉴定科的闫雄伟由于常年登轮检验患上了关节炎,每逢阴天下雨,他就悄悄贴上几片膏药,忍着疼痛登轮作业……正是这样一群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检验检疫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守卫了一方国门、一片净土。

  公正准确的承诺

  公正准确是对原油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贸易双方来说,丝毫偏差都可能意味着十数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为此,曹妃甸检验检疫人始终默默践行着“公正准确”的服务承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维护着贸易的公平公正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5月24日,检验人员在对一艘“RUBY IV”号油轮进行空舱检验时,测得该轮货舱底部残留原油400立方米,经调查,认定底油残留是由于船方卸货流程设计不当所致。为减少经济损失,在征得码头、油库、收货方和船方的同意后进行了二次卸货,但检验人员仍测得残留原油242.58立方米。多方协商后,检验人员当场出具了“空舱检验报告”,为进口企业避免了15.19万美元的损失。

  而这,仅仅是曹妃甸检验检疫人秉公执法、维护贸易公平公正的一个缩影。在原油检验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检验员们不仅要在进行检验鉴定时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原油短斤少两,而且由于原油的特殊性,他们更是常常处于危险之中。2013年5月,曹妃甸原油码头接卸了一批伊朗南帕斯原油。这种油不仅质轻易挥发,而且含有较高的剧毒气体硫化氢。鉴定、采样过程中,总有少量石油气溢出,如不慎吸入将对测量和取样人员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为顺利完成该批原油的检验鉴定工作,该处检验人员提前查阅学习《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充分了解凝析油的特性知识和检验方法,制定了应急预案和安全准备工作细则。在登轮检验时,工作人员佩戴了安全防护器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圆满完成了卸货前取样和重量鉴定工作。该轮船员赞叹地说:“你们是好样的,我佩服你们!”

作者:李桂强 李仙 曹小君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