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板鸭、狗牯脑茶被称为江西遂川县的三宝,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长期以来,由于分散经营,缺乏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严重地制约着遂川县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让“遂川三宝”焕发青春,该县质监部门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一举将“遂川三宝”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实现了遂川县由农业大县向绿色经济强县的跨越。
近年来,江西吉安市质量技监局、遂川县质量技监局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狠抓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5年,江西遂川县政府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为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形成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并组建了茶叶、金橘、板鸭等标准化工作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该县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突出宣传农业标准化,强化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意识,采取由县到乡、由乡到村分期、分批层层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农业、科技部门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积极营造农业标准化工作氛围,使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结合遂川县情,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首先选择狗牯脑茶作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了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精心实施。根据狗牯脑茶的品质、生长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成熟科学的生产加工工艺,抓标准制定,组织技术攻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先后制定了《狗牯脑茶叶》企业标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狗牯脑茶》国家标准、《狗牯脑茶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狗牯脑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解决了狗牯脑茶标准不统一和无标生产的问题。同时突出重点,宣传农业标准化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成效,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家喻户晓,广大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该县还积极实施狗牯脑茶叶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应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茶园进行技术指导,引导茶农从选种、育苗、种植、茶园管理、施肥、施药、采摘、加工等全过程按标准操作,促进了狗牯脑茶质量的提高,使其名气大增,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全县示范区茶叶总产量达38万公斤,年均增产2.5万公斤,市场价格同比增加28元/公斤,年均增收950万元。
在狗牯脑茶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该县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金橘和板鸭产业上。对全县板鸭生产加工业进行规范,组织制定了板鸭行业标准和生产工艺规程。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宣传,指导养鸭户和板鸭企业防控禽流感,有效提高了农户和企业的防控能力。大力推动公司+农户形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成全县21家板鸭企业联合组建了江西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公司全面建立了质量、标准、计量、生产过程控制等管理体系,实现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标志、统一生产工艺、统一价格四个统一,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档次。2006年,遂兴牌板鸭获得江西名牌产品,全县板鸭年总产值达2.1亿元,同比增长55.6%,实现利税1950多万元,同比增长30%。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吸收外地先进技术,组织制定《金橘》、《遂川金橘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同时,积极申报遂川金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6年,遂川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验收,被列入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该县深入橘农中组织标准宣传,使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推广,金橘的育苗、栽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标准化,遂川金橘的产量、质量、价格大幅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销售价格由原来的2元/公斤上升到6元/公斤,年产量由2300吨提高到7630吨,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