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质监局强化多项措施,确保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见成效:
一、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对辖区内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43个生产许可管理产品、38家生产许可管理企业全部建立质量档案。建立档案动态更新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质量状况,督促许可证将到期企业及时申请换证。
二、创新生产许可证年度审查工作。结合日常监督巡查,改年审实地抽查为全覆盖核查,简化生产许可证年审流程,将材料初审与实地核查结合起来现场办公,减轻企业负担。应参加年审的34张证书,已全部完成审查,发现问题企业1家,发现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企业1家,均已督促整改。
三、建立并严格执行巡查、回访制度。根据企业分类监管不同监管级别,制订相应的巡查计划和回访频次,加强巡查和回访工作,并同年度审查结合起来。目前已巡查企业30家的39个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情况,发现问题企业16家,发现存在问题34条,均已交县级质监局督促整改。
四、大力加强无证查处工作。通过加强目标考核、沟通协作、巡查力度和社会举报等方式,扩宽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信息渠道,加大打击力度。截止目前共查处无证生产企业11家,查处无证生产产品包括钢筋混凝土输水管、水泥、粗苯和建筑防水卷材。
五、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联动机制。一是在国家级和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对新审办证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前,积极介入,对企业进行提前预审查,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二是在年审过程中,对企业的各级监督抽查情况进行检查。三是根据国家、贵州省、六盘水市各级抽查不合格获证企业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在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切实建立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的联动机制。
六、突出重点,切实提高获证企业证后监管的有效性。一是突出重点地方。以实验室作为重点,严格按生产许可实施细则,检查检测设备、人员资质和配备、操作规范和检验记录等;二是突出重点环节。重点检查企业出厂检验和原辅材料的检验;三是突出重点行业,将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行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