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辐照食品能否安全食用?

点击数: 72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建立连接
 

  辐照食品技术目的是改进食品品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限。辐照后食品是否还安全曾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此次引起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

  能否食用

  1984年,卫生部公布了我国花生、马铃薯、大米等6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之后,我国开始允许使用辐照食品。但是消费者更加关心食用辐照食品的安全问题,记者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为什么要经过辐照,辐照后是否具有残存放射性、是否有毒副作用以及营养价值是否受到破坏等疑惑,采访了有关专家。

  为什么辐照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80万人会因食用被污染或携带病毒的食物而死亡。“食品辐照技术,就是利用钴-60、铯-137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是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对食品和一些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由于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会产生辐射化学和辐射生物学效应,因此,这一技术能抑制发芽、推迟成熟、杀灭食物中的害虫和食品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改进食品品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限的目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辐照食品加工与贮藏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哈益明解释说。

  “国际上使用辐照技术杀菌、保存食品已经历经四十多年。”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授朱寿民说,“我国自1986年出台《辐照食品卫生管理规定(暂行)》后,又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陆续发布了熟禽肉类、干果果脯类、香辛料类、新鲜水果蔬菜类、冷冻包装畜禽肉类、豆类谷类及其制品6大类辐照食品名录及剂量标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辐照食品的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目前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仍有不少公众还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态度。

  是否有射线残留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实验室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论证,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结果,都证实了经10kGy以下剂量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毒理性问题。” 哈益明介绍,比如在我国1998年1月1日实施的《辐照新鲜水果、蔬菜类卫生标准》中,对不同水果、蔬菜的辐照剂量都作了严格规定。“食品在接受照射时,不直接与放射源接触,只接触由射线、射线或电子束带来的能量,因此不存在食品带有放射性或残留问题。同时,对辐照食品进行的辐射化学、毒理学、营养学研究也证明,辐照后的食品不会产生放射性。”

  食品辐照技术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所以食品不会被污染、不存在化学残留,也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对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破坏也很少。而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也同时证明,辐照食品没有致癌、致畸的作用。所以,按照国际组织和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经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哈益明说,“并且,辐照技术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食品灭菌保藏方法”。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公众对辐照食品的认识比较全面,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不仅会贴上辐照食品标签,而且卖得很火。虽然我国是目前将此技术应用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公众对辐照食品的认识不到位,商家还不敢在食品包装上贴上卫生部统一规定的辐照食品标签,因此在市场上消费者很难见到贴有标识的辐照食品。

  加强市场监管

  在我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消费者科学认识‘辐照技术’,消除顾虑。同时,商家也要进行产品标识,这不仅有助于推广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说,也是必须予以明示的。”哈益明说。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商家的不标注行为进行管理,但这只是辐照食品市场监管的一个方面。为了保证国家食品安全和本国公众的身体健康,国际上已有50多个国家批准了对240多种食品进行辐照处理,并且制定了相关法规。“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进口国往往要求辐照后的食品必须明确告知并贴上标签。于是国内商家便只将出口产品送检,其他产品则不送检。”哈益明认为,“对此国家必须建立强制机制,加强食品辐照处理的鉴定检验工作,以使食品辐照健康有序地发展。”

  然而,像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这样的专业监督质检部门,目前在我国并不多,监管力量远远不够。哈益明呼吁:“应该加强辐照食品监管市场的建设,授权更多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普查和抽查监测,以此加大辐照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