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联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能力迅速扩大进程中,国内几家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响亮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联合制定技术标准,推动闪联走向国际。当然,成为国际标准的路途不会很平坦,甚至可能会失利。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在国际标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决不能仅仅止步于加工制造。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围绕高新技术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突出的表现就是“三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谁掌控了核心技术,谁主导国际标准就意味着占领了市场。即所谓的“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各大跨国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和大量的专利,引导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他们一直是国际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跨国公司的经济技术实力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产业要做大做强,都绕不开技术、专利和标准问题,必须同跨国公司积极开展竞争与合作,在标准领域有所作为。
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积累是相互促进的,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3C融合的大趋势提供了新的竞争舞台。在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中,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上的跨越与赶超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以闪联为代表,国内企业在标准制定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尝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同时要看到,任何一个标准都需要市场来检验。比成为国际标准更为困难的是标准的产业化。闪联联盟各成员无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继续坚持国际化的战略和“公平、开放和兼容”的合作模式,与国内外重要标准组织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提高与跨国公司竞争、合作的博弈技巧,站稳脚跟,赢得更多支持,推进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要推动闪联标准在中国的产业化进度,形成国内市场的支撑。既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专利池运作模式,解决成员企业注入核心专利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又要适应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解决后续研发和加大投入的问题,对核心专利给予长期的跟踪、维护和利用。各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抓好市场培育和产品的应用,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加快产业化的步伐。
在我国加入WTO形势下,无论是国内的产业化,还是国际上的交流合作,政府部门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从研发投入、政府采购、行业应用以及指导服务等方面,给致力标准国际化的企业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中国标准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