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车内空气质量堪忧 业界呼吁出台法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3年以来,奔驰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开始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些车主反应车内有刺鼻的异味,之后有车主自费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甲醛超标4倍多。但当车主根据检测报告要求经销商解决问题后,经销商以厂商不同意解决为由拒绝了车主的要求。奔驰漠视消费者权益的做法,被认为是钻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犯规缺失的空子。这件事情更重要的意义是将车内空气质量这一带入了公众视野:豪华车尚且如此,普通汽车或许更加难以想象。

  根据盖世汽车网围绕车内汽车安全质量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9月18日至2012年9月20日,参与人数982位,)的结果,绝大多数人士对国内新车空气质量心存担忧。其中,认为90%以上的车型都存在空气污染可能损害健康的人士占总投票人数的52%;认为问题车辆在50%~90%之间的投票占比为22%。而仅有4%的人士认为存有空气质量问题车辆的比例不到50%。另有约22%的人士选择了“说不清”。

  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首先,由于强制性标准的缺失,汽车制造商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何种材料与配件,采用何种工艺,无须过多考虑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其次,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设备的缺少,以及监管不严的环境,也加剧了业界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而日渐增加的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维权事件,也印证了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

  资料显示,几年前,国内一些行业机构曾经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汽车进行过检测,结果十分不乐观。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此外,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曾随机抽检了使用不足半年的新车,结果发现70%的汽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高者竟超过标准10倍以上。广州中科环境检测中心曾对2000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有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曾对上海一些3年内购买的中小型机动车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接近一半的参检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合格,其中一辆新车的TVOC(总有机挥发物)指数竟超出国家标准的16倍。

  但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并没有减弱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以火箭式的速度增长。这与这一市场仍是以初次购买者为主的特征密切相关,汽车具有财富与身份象征的社会化职能,拥有一辆车比拥有一辆空气质量安全的车更有现实意义。此外,企业利用标准缺失的漏洞,淡化车内空气污染的事实也使得这一话题长期未能进入公众视野。在我们的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高比例的新车污染状况到目前并未有改善,因为没有看到改善的内外驱动因素。

  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300名车主投诉奔驰甲醛超标4倍的事件,让大家感觉到豪华车尚且如此不堪,普通汽车只恐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分中、高、低档汽车来分析,那么究竟哪类汽车的污染程度可能更低呢?调查2的结果显示,业内人士对这一问题同样拥有许多质疑,多达36%的参与者认为目前并无可靠的检测数据,无法判断污染程度谁低谁高,因而选择了“说不清”。而在我们所列的四类车型中,以安全与环保为卖点的车型,如沃尔沃等获得了最多的投票,约35%的人士认为这类车型的内部空气污染程度更低;其次约23%的人士认为高档豪华车型的内部空气污染低,而仅6%的人数选择了中高档与中低档车型。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装饰材料,它们散发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这些材料被这些材料被广泛运用到不同档次的车型中,因此很难说清哪一类车型的污染更低,只能针对具体车型具体分析。而且对于整车制造商而言,这些材料或零部件往往并非由自己生产,而是通过外部采购获得。在政府没有出台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一辆汽车的内部空气质量的最重要的控制关口落在了整车厂的采购标准上。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相对而言高档汽车污染程度要比普通汽车低,因为往往来自欧美的高档车制造商采取的标准更好,控制体系更成熟。

  欧美等国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方面从源头把关,均对内饰材料有严格强制标准,且要求汽车生产商使用无污染的水性漆和相对环保的胶粘剂。欧盟许多国家也早已出台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认证标准。在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过程中,不乏车企设置专门的控制车内空气质量体系。比如沃尔沃汽车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车内空气管理部门,与整车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部门共同工作,其研制的车内空气质量系统(IAQS)和车内电子气候控制系统(ECC)成为领先的行业标准。据介绍,若按北京PM2.5指标来衡量,沃尔沃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比车外空气清洁 20-100倍。

  在国内,2012年3月,我国也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而符合这一标准的新车,有望在出厂时贴上车内空气质量合格认证标志,以期改变目前各品牌各说各话、缺乏公认标准的局面。但这一标准只具有推荐性而不具备法律约束,这使得业界质疑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而不会促进任何实质性的改善。一些专家认为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变化太大,很难有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内外部检测环境,因此制定强制性标准难度较大。但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这只是一种推脱,是汽车厂商利益代表的说辞而已。

  不过,也有车企一直在呼吁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并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作为沃尔沃汽车的母公司,吉利汽车在8月初一项权威的车内空气检测中,大大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在44款参检车型中,吉利帝豪EC8成绩排在前三(在自主品牌车型中排名第一)。作为人大代表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一直呼吁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立法,吉利在这方面取得的突破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们调查3的结果,多达90%的人士认为政府应该立即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因为这事关民众健康,刻不容缓。而仅有4%的人士认为强制性标准操之过急,汽车厂商目前还难以达到要求,过早出台可能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打击。另有约6%的人士选择了不好说。

  目前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车内空气污染,大多是指上述这8种物质。《指南》的发布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车内空气的质量。但由于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它对汽车制造商却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以整车厂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将尽量延缓这一法规的出台。但随着消费者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以及沃尔沃等领先汽车制造商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未来车内空气质量立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专家指出,在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法规尚未出台前,汽车厂商如果能很好的抓住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的需求,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可以很好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开始在这方面发力,这也印证了李书福多次在两会上提出的关于“车内空气质量安全”提案已在实践之中。如果能取得成功将有助于加快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法规的出台。

作者:佚名 来源:盖世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