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3G通信标准解析CDMA2000标准全面透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CDMA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3G)技术之一。近几个月以来,中国联通公司一直在积极准备其CDMA网 络的第二期工程,将CDMA网络升级为CDMA2000网络。新的网络将为用户提供多种崭新的业务,其中包括典型的3G时代业务——数据业务。为了保证 CDMA2000网络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业务的服务质量,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于近期完成了一系列与CDMA2000有关的标准和参考性技术文件。

  CDMA的标准历史

  CDMA、CDMA2000和未来的1X/EV是一脉相承的技术体系。图1展示了CDMA标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CDMA技术是这个技术体系的起点,最初发源于美国,目前在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和我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国际上许多通讯厂商都提供基于CDMA的产品,我国中兴公司和华为公司也提供基于CDMA技术的商用产品。

  为了兼容以前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AMPS),国际上采用AMPS/CDMA双模方式。通常,CDMA技术被认为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技术特点主要是支持语音业务,数据业务能力很弱。中国联通公司CDMA网络的第一期工程采用的就是这个技术。

  而IS-95-B(CDMA标准名称)是IS-95-A(CDMA标准名称)技术的改进。IS-95-B采用信道捆绑的方式,提供中速数据业务。由于多种原因,IS95B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我国也没有采用这项技术。

  CDMA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之一。按照使用的带宽来区分,CDMA2000可以分为1X系统和3X系统。 其中1X系统使用1.25MHz的带宽,所以其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最高只能达到307Kbps。从这个角度来说,CDMA20001X系统也可以认为是第 2.5代系统。中国联通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期工程就采用这种技术。

  在1X系统以后,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发展方向是1X/EV-DO和1X/EV-DV系统。其中1X/EV-DO系统重点提高了数据业务的性能,将用户的最大 数据业务传送速率提高到2.4Mbps。而1X/EV-DV系统在将数据业务最大速率提高到3.1Mbps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业务的容量。

  我国CDMA2000标准的制订,目前主要也参照了国际上CDMA20001X系统标准,随后将开展1X/EV-DO和1X/EV-DV系统标准的研究。

  CDMA2000系统简介

  一个完整的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

  其中无线部分包括BSC(基站控制器)、分组控制功能(PCF)和基站收发信机(BTS)构成;核心网电路交换部分由交换机(MSC)、摆放位置寄存器 (VLR)、归属位置寄存器/鉴权中心(HLR/AC)构成;核心网的分组交换部分由分组数据服务点/外部代理(PDSN/FA)、认证服务器(AAA) 和归属代理(HA)构成;以上三个部分是CDMA2000网络的基础部分。

  除了基础部分以外,还包括各种业务部分,比较典型的业务有以下四种。智能网部分有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和智能终端(IP)构成。

  短消息部分主要是短消息中心(MC)。位置业务部分主要有移动位置中心(MPC)和定位实体(PDE)构成。另外,还有WAP等业务平台。这四个部分构成了当前CDMA2000网络的主要业务部分。

  CDMA2000标准分三大类

  最近,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陆续完成了CDMA2000领域的十多个参考性技术文件。很多在CDMA系统中使用的行业标准可以继续在CDMA2000系 统中使用。总之,与CDMA2000系统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参考性技术文件共有近20个,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为我国 CDMA2000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按照核心内容划分,我国CDMA2000标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接口技术要求,它规定了各种不同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的基 本技术要求;第二类是设备技术要求,它规定了各种设备的基本功能、必须提供的基本业务以及最低性能要求;最后一类是测试规范,它规定了一系列测试方式和方 法,以检验各种设备是否达到了前面两类技术要求规定的指标。

  在CDMA2000标准系列中,接口类的标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无线接口部分,这是CDMA2000技术的关键部分;A接口部分,这是CDMA2000新型基站与核心网络的联接部分;分组核心网内的接口,这是CDMA2000系统为新的数据业务而增加的部分。

  除了上述接口以外,CDMA2000系统可以继续使用CDMA系统现有的接口标准,包括短消息部分和核心网电路交换部分的接口;还可以使用新的接口,如各 种智能网的接口和WAP部分的接口,它们在CDMA2000和CDMA系统中通用。这些相同和通用的接口是CDMA2000系统平滑过渡的技术保证,也是 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一脉相承的具体体现。

  设备类规范的情况与接口类规范非常相似。为了满足CDMA2000系统的业务需要,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新制定了移动台、基站和分组交换设备的参考性技 术文件。同时,从CDMA系统继承了短消息和电路交换设备的标准。此外,新制定的智能网等部分的设备标准可以同时向CDMA和CDMA2000的用户提供 服务。

  测试标准与前面描述的两类规范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接口标准和每一个设备标准都有对应的测试标准,以测试和检验这些接口标准和设备标准的执行情况。

  CDMA2000标准体系的推出,不仅确定了当前网络建设的基本技术层次,使运营商在采购设备、建设网络和提供服务时有了基本的技术依据;而且大量的测试 规范为政府管理通信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政府在为各种网络设备和手机发放进网许可证之前,都可以按照这些测试规范进行检验。另外,已经发布的标准包含了部 分我国特定的市场需求,如UIM卡、智能网业务等,也包含了一些自主知识产权。

未来重点探索自主标准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最近完成的CDMA2000标准在当前完成的标准中,很大一部分接口标准还是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国自主制定的标准主要是 设备标准和测试标准,自主提出和制定的接口标准仍然非常缺乏。在这方面,我国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分组数据预付费业务、无线局域网与 CDMA2000互通等。但还远远不够。这将是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今后工作的重点。另外,这个体系还有一些缺点,如位置业务等,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 组将继续努力工作,完善这个体系。

  俗话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我国的民族通信企业如果期望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在标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这个角度说,CDMA2000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