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甘肃省靖远县因地制宜发展枣类品牌产品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正当枣树挂果时节,沿着新修的硬化路,走进甘肃省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枣林。

  近年来,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因地制宜,以“枣”当头,按照“一个品牌、两大合作社、三大种植基地”的“123”发展思路,积极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巩固基地、提高效益,走出了一条发展大枣产业促农增收的致富路子。

  做“枣”规模化文章

  小口村因盛产优质大枣闻名,“小口大枣”个大肉厚、味美香醇、营养丰富,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甘肃省十大名果”“首届中国枣业大会优秀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深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但一直以来,小口大枣并未真正把品质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小口村党支部书记石士仕介绍说:“小口村种植大枣已有400多年历史,但因耕地紧缺,加上灌溉困难,大枣种植始终难成规模。”

  面对这种境况,小口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商议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了“123”发展思路,借助小口大枣的品牌优势,依托靖远小口大枣专业合作社和银海红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群众在胡麻淌、河对坡和小口老枣林地大力栽植枣树,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村已形成3个千亩大枣种植基地。“目前,2000亩土地平整项目已开始实施,水利工程有望下半年开工,土地和灌溉的难题解决了,村民们种植大枣的信心就更足了。”村委会主任王建涛告诉记者。

  走“枣”产业化道路

  近年来,小口村统一购进枣苗、统一栽培、统一管理,并聘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主打科技牌,不断提高大枣的产量、质量和品质。村上共聘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21人次,举办枣树栽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大枣初加工等技能培训28场次,培训枣农5200人次。通过培训,全村已有生产技术能手百余人,家家都有一名“技术明白人”。

  村民王建鹏是当地有名的务枣能手,已发展枣园30多亩,种植枣树2500多株。王建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每棵成年树年产枣100斤左右。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新的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后,每棵树年产枣量可达150斤,而且大枣的品质也明显改善,不愁没有销路,去年我就卖了14万元哩。”

  在王建鹏等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发展枣树种植的积极性高涨,大家纷纷运用新技术、栽植新品种,改良了石滩、王滩的1000多亩老枣树,同时新发展枣林2000多亩,有效地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大枣的质量品质。目前,小口村家家都有枣园,大枣种植面积已达3100多亩,年产大枣60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户均大枣收入达1.2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大枣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促“枣”集约化发展

  “这两年的销路不错,去年村里修了硬化路,维修了水渠,乡上又建成了大枣交易市场,商家上门收购,枣农就近买卖。”小口村枣农石福存说。

  为解决小口大枣“卖难”“价低”等问题,村上成立了两家大枣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方式,联合甘肃金杞福源、兰州正林等企业,上门收购大枣,去年收购优质大枣7.6万公斤,价值76万元。村上以“农超对接”的方式,积极联系北京华联、华润万家、国芳百货、兰州天源等4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乡上还投资80万元建成了大枣交易市场,搭建了购销平台。依托合作社和企业,小口村已初步形成精选、清洗、消毒、烘干、包装、贮藏生产流水线,创建了“金杞福源”“金坪”等品牌,以集约化的运作模式,不断提高了小口大枣的品质声誉、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让枣农真正尝到了大枣产业的“甜蜜”。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地理标志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