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湖北省黄冈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以来,共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实施推广各类农业标准20多项,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5万公顷,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位于大别山麓的黄冈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黄冈市抓住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的机遇,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号召和动员广大农民投身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先后建立起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遍布11个县市20个乡镇,示范面积达15万公顷,示范区农户达到8000 多户,累计实施、推广各类农业标准20余项。其中,武穴的双低油菜、黄梅的优质棉花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英山茶叶和蕲春珍稻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去年又有7个项目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和推广,使黄冈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被打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业标准化已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黄梅县2004年有1万公顷棉花按标准化生产,每公顷增产皮棉180公斤,棉农增收4000万元。武穴市2004年按标准化种植双低油菜2.5万公顷,总产达5000万公斤,每公顷比原来增产750公斤左右,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增收60多元。据悉,2004年农业标准化使黄冈农业增加值达3.9%,农民人均增收6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