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CCTV《经济半小时》报道了广东深圳市汽车GPS导航产品的质量乱象问题。报道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汽车GPS导航产品12批次质量不合格名单中,深圳生产的产品占了11批次,主要为辐射超标。而自2009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每年都会对汽车GPS导航产品进行抽查,深圳一直高居不合格名单榜首。报道播出之后,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深圳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发出立即整顿的批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局)积极回应社会舆论监督、统筹部署,对汽车GPS导航产品行业展开了以“打”开路,“打扶帮建”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行动。
据悉,目前深圳有超过400家企业从事汽车GPS导航产品生产,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针对汽车GPS导航产品质量问题,5月15日~24日,市场监管局部署了为期8个工作日的专项执法行动。行动的重点查处区域为2013年国抽不合格汽车GPS导航产品生产者、GPS导航产品较为集中的销售者、品牌汽车4S店、汽配市场、电子市场等,集中查处生产假冒伪劣GPS导航产品、伪造或冒用质量认证标志、逾期不申请复查或者复查不合格等违法行为。
在行动正式展开的前一天(5月14日),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的执法人员经过前期的踩点摸排,对藏于某大厦的厂房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涉嫌不合格GPS定位终端168台,并依法对生产厂家深圳市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予以查封,为专项执法行动打响了第一枪。调查发现,该公司代工生产GPS车载卫星定位产品均没有注明产品执行标准、3C认证、厂名、品名等,初步测算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据近日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专项执法行动结果显示,行动中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200余人次,查处了GPS导航产品案件22宗,打击和震慑了行业质量违法行为和假冒伪劣行为。
据业内人士分析,GPS导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有多方面原因,首当其冲是企业偷工减料。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省去某些必要的元部件或者选用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比如必须用屏蔽材料的部位却用塑料来代替,从而不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有GPS导航产品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士承认,他们用一种非常薄的塑胶壳来制作GPS的后盖,“塑胶壳防辐射差一点,但是换成五金壳,在生产成本上至少多出了将近10块钱”;目前我国还没有车内电磁辐射的强制标准,这次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依据的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9392-2003《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等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因此即便产品不合格,企业也无需承担相应责任。同时,GPS导航产品辐射超标的危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民众都不甚关注。
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是全国汽车GPS产品的制造中心,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质量问题,严厉打击非常有必要,但打击只是保障产业规范化发展的手段之一,如何引导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才是最终目标,也是市场监管部门、行业以及企业各界应该共同思考的。
该负责人认为,要想彻底整顿GPS导航产品行业质量问题突出的现象,必须对症下药。针对该行业出台相关的帮扶政策非常有必要,能够使得重视质量的企业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建立起严格的退出机制,让违规、违法生产企业寸步难行;在国家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作为GPS导航产品的的制造中心,深圳引导成立GPS企业标准联盟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联盟标准和规范,约束企业行为,形成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