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近半年的调研,7月,湖北省黄梅县质监局最终将2013年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对象锁定,黄梅荷叶茶和黄梅鱼面两项产品脱颖而出,由政府牵头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这次针对地标产品的调研活动中,黄梅县质监局进行了实地考察,广泛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国内同行业类似产品的现状,走访乡镇和相关企业20多个。作为黄梅县年度品牌创建工作的重头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已经成为该县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从2008年着手申报起,黄梅县仅用了5年时间就收获了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们分别是黄梅挑花、黄梅青虾和黄梅禅茶,创造了质量兴县、品牌兴业战略实施以来的“黄梅速度”。如今,这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显露出较强的经济效益,黄梅挑花已一跃成为该县一大支柱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解决了5000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龙头企业黄梅挑花工艺有限公司已在全国设立180余家代理机构,2000余家品牌专卖店,黄梅县还成立了黄梅挑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拟引资建设黄梅挑花产品一条街、黄梅挑花传习馆、黄梅挑花艺术展示中心,并大力发展黄梅挑花文化旅游业。
黄梅是农业大县和水产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然而在5年前,黄梅挑花、黄梅青虾和黄梅禅茶这些极具挖掘潜力的资源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借助该县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企业迅速扩张发展,成为黄梅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但品牌缺乏成为一大“硬伤”。
2008年开始,黄梅县围绕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明确了思路:他们把“农产品品牌创建”纳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向本土资源要品牌、要空间、要发展,在工业园区规划了一条带有明显“黄梅特色”的经济带,从原来的沉默一极,发展成重要一极,黄梅县加大了“转身”力度,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向产业高端要效益,向新兴产业要未来,成为黄梅农产品经济的显著特点。
据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在集中开发建设的小池国际农产品物流项目,也将有力推动全县农产品经济发展,该项目是全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总投资28亿元,展位6000个,仓库6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商户6750家,形成年交易额30亿元。目前,黄梅县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7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64.3%,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完成产值41.8亿元,占全县总数的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