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海市中心120公里的东海海面上,万吨巨轮乘风破浪而来,每天将满载的大宗粮谷、玉米、小麦、大豆,从上海口岸输送至祖国各地。
为确保粮谷安全快速入境,上海浦东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2011年8月成立了进境粮谷工作小组,截至今年6月,共查验110批46船次进境粮谷,总重量近260万吨、货值逾11亿美元,有力地保障了进口粮谷质量安全。
不畏远途心似海
外轮停靠在距离港口42海里的舟山绿华山锚地海域。粮谷小组的检验人员接到任务后,先驱车2小时到达洋山客运码头,再坐船1小时抵达嵊泗,最后改乘小型给水船……海上颠簸2小时后终于到达锚地。未作停留,便顶着风浪开始工作。
那是一副由两根碗口粗的绳子扎住、中间用半米长的木板隔成一格格的梯子,一个海浪打过来,人便和梯子一起随着摇晃,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梯子的尽头,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海上,气候时好时坏,船上又异常颠簸,即便是年轻人也难免体力不支,晕船呕吐,几近虚脱,如遇上台风天气,还要在近岛上坚守多日,以待风浪稍平。
比天广阔的是海,比海更广阔的是男人的胸怀。粮谷小组是清一色的男同志,黝黑的皮肤刻上了风雨的印迹,透射出异常的坚毅,他们用胸怀抒写了坚守一线、保障民生的责任与义务。骄阳下40摄氏度的甲板上,锚地零下10摄氏度的寒风中,总能看到检验检疫人员风雨无阻出海登轮的身影。海黑如漆,长长的锚链牵着粮船,更牵着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心,披星戴月的辛劳,换来的是巨轮粮谷的快速通关,保障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和百姓食品的质量安全。
明察秋毫细入微
无暇感慨路途辛劳,登上外轮后检验人员即刻开展现场工作:与船长交接并审核单证,了解装船及航行途中情况,开舱散气、下舱取样。
粮食的进口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粮食战略储备、稳定国内粮油饲料价格、调整市场结构性需求。但是,粮谷属于初级农产品,携带大量植物疫情,对农林业生产及环境生态造成威胁,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饲料卫生、转基因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等多方面的风险隐患,粮谷小组成立以来,就曾在入境粮谷中连续截获重要性杂草——异株苋亚属,避免了其对农业与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
检疫风险和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许马虎。为了做到不留死角,检验人员在每一船粮食中,会分舱分层细致采集近百个、总重量接近半吨的样品,它们将被送到四个实验室实施检测,需要通过农药残留、转基因安全、生物毒素含量以及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鉴定四个大类、近80个小项的检测,在确认结果满足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后,才能准予进入我国加工厂。不辞辛劳地样品采集、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测,只为国家粮食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全程守护任在肩
取样后,为尽快得到表层样品的检疫结果,检验人员在全程监督完卸载过程后,来不及拂去周身的粉尘,就要携带数十公斤的样品,乘坐吊篮翻越减载平台,随减载轮回上海,第一时间将样品送实验室检验。
大轮靠港后需在码头值班取样,中层与地层样品须下舱筛取,经常为半夜,设备也无法中途停机,且卸货设备从粮堆中央吸走粮食,形成如流沙一般的倒锥型深坑,检疫人员迎着漫天飞尘、避让着隆隆作响的卸货机械,小心游走在近5米深的粮坑边缘,一筛一筛地采集样品。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检验人员只能苦中作乐熬通宵。一切都为了尽早得到检测结果,加快通关速度,确保粮谷可以安全、快速入境。除登轮取样外,粮谷小组还在粮谷入境后的加工场周边开展杂草调查,防范疫情定植扩散,全程守护储备粮品质安全。
风雨无阻,百里加急,大大节省了外轮停靠的等待时间;提前取样,先期检疫,有效保障了贸易畅通。全程监管,精心服务,检验检疫人员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业务能力为中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民以食为天,在视线之外的海平面,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打响,粮谷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忙碌在锚地与码头之间,登软梯,下船舱,细细筛取粮谷样品。头顶是天,脚下即海,这些顶天立地的汉子,站在风口浪尖,挥洒着青春与汗水,坚定而执着地守护东方国门,为口岸的外贸畅通和食品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