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成都特色”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元一个的都江堰猕猴桃、40欧元一千克的双流冬草莓,3000元一千克的蒲江雀舌,年销售额达58亿元的郫县豆瓣……这些让市民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品牌商业价值令人咋舌。

  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是产品品质特征和信誉的标志,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化和区域形象的代表符号,是国际经贸中国别权益的体现。以郫县豆瓣、蒲江雀舌、双流冬草莓、龙泉驿水蜜桃、水井坊酒、蜀锦、蜀绣为代表的最具成都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

  45个最具成都特色的地理标志

  《成都市2012年度品牌战略发展报告》披露,成都地理标志品牌总量达到45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量达29件,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1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累计达6件。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达80亿元,都江堰猕猴桃、蒲江雀舌、双流冬草莓名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百强。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双流县、郫县、蒲江县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这是全国首批三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

  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突出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坚持政府推动,统筹全域成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品牌战略、质量强市工作一并推进,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写进了《成都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按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走向世界”的要求,从科学规划入手,结合13个市级产业功能区及各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特色,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域成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划,确定了重点培育的地理标志产品,做到“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在重点培育方面, 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重点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打造出了一批成都名优品牌。比如,针对蒲江县茶叶种植遍及千家万户的特点,蒲江质监局制订了茶叶质量技术标准,建立了5个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了15家规模和龙头企业,促进了当地茶叶提档升级,使蒲江雀舌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和地域特色品牌,2个产品获四川名牌产品。

  成都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国门

  成都质监部门努力推动成都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组织郫县质监局、食品办、郫县豆瓣协会参加在北京举办的“2011年中法食品文化及地理标志交流高峰论坛”。郫县豆瓣与中法两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在论坛展示区作了产品展示和宣传。组织推荐水井坊酒、丹丹豆瓣、了翁茶业、郫县豆瓣协会作为会员加入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中国区会员。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成都市质监局组织了“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川中奇菜一唐元韭黄”、“早春第一茶蒲江雀舌”、“水果珍品都江堰猕猴桃”、“水果皇后双流冬草莓”、“蜀中珍秀蜀锦”共6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赴法国凡尔赛门市参加第48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展览。2011年2月,组织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赴法国凡尔赛门市参加国际博览会。水果皇后双流冬草莓每500克售价达到20欧元,并与巴黎最大的超市签订了购销1000吨的协议。

  “成都造”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了成都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比如,蒲江雀舌在全国率先实现名茶流水线加工与规模化生产,培育形成绿昌茗牌、嘉竹牌、了翁牌、蜀涛牌等茶叶品牌,远销日本、新加坡及欧盟市场。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都江堰猕猴桃不断占领超市、饭店、机场等高端市场,占有率达50%,并远销日本、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川中奇菜唐元韭黄以国内同期价格的3倍出口韩国。

  一个地理标志带动一个特色产业发展

  好的品牌促成了好的销路,也让这些地域特产有了更高的价值。其实,这些金字招牌并非来源于某一商家,而是通过建一个示范区,用“龙头企业+农户+农业标准化+地理标志产品”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结合旅游观光和农村景观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按照“借助一个地理标志,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通过争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比如,蒲江雀舌2009年鲜茶叶产销量翻了一番,产值超过2亿元,每千克价格提高了200-300元,同比增长约50%,茶农人均增收1050元;都江堰川芎、猕猴桃、厚朴种植区农户人均增收1200余元,增幅达30%以上;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农民人均年增收17%以上。目前,郫县豆瓣已有120多个豆瓣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标志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6%以上,销售收入达到五六十个亿元,成为中国地方特色品牌的标杆和样板。

  “成都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深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休闲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比如,郫县豆瓣不仅成为了郫县的支柱产业,而且带动了食品包装、运输、竹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行业年增收4000万元以上。双流枇杷、双流冬草莓、龙泉驿水蜜桃、都江堰猕猴桃、蒲江雀舌茶叶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举办国际性大型节会,吸引消费者来成都赏花、品茶、尝果,建成了一批观光旅游区,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联动发展。

  成都市质监局局长孙建成表示,力争“十二五”末,使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相关带动产业的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五大兴市战略”。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地理标志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