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汽车大国”的头上,都扣着一顶“事故大国”的帽子。时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上升,我国道路事故发生率也在水涨船高。据权威部门公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都在数万上下,相当于一场大型战争的牺牲人数。由于“马路战争”死伤惨烈,惹得不少都市类报纸看准“市场”,跟风猛进,特别舍得在车祸报道上投入版面。由于此类新闻具有吸引力,而且每天都在发生,绝对不愁消息来源,有的报纸渐渐便由起初的少量消息,迅速发展为一块块的“车祸专版”。读者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想不认同“车祸猛于虎”的观点都不成。
凭良心说,这类报道和专版颇有看头。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读报的感觉有点儿像站在街头瞧热闹——咱中国人有这个传统。为了逼真地还原惨烈现场,报道不光图文并茂,有的还附有现场示意图,加上“凶猛袭人”的大字标题,绝对刺激。不过,看过这类新闻,读者的内心往往也跟被“撞”过一样——疼、怕和伤感。不妨直说吧,由于有些报道过于突出血腥,堪称视觉污染。也是,天天读这些血里呼啦的东西,谁不心跳肝颤?有鉴于此,制定几条“版面纪律”就显得很有必要。比方说,不宜过于渲染血腥场面,不可使用调侃语气等等。谁都承认“车祸猛于虎”的现实,但要想制服“虎患”,并不一定非要每日展示老虎的血盆大口、或者受害人支离破碎的肢体啊。总之,刺激感官不是个聪明办法。
就办报而言,教育比刺激更重要。“车祸专版”的最大目的,应该定位于教育公众,让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所以,报上不光刊登“坏”司机的教训,也要定期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好”司机登场,讲述他们数十万公里无事故的驾车体会。还可以搞“红黑榜”,定期评比“安全之星”,曝光“违法之星”。来自交警的忠告必不可少,由马路卫士向大家介绍相关避险知识,肯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还有,欢迎汽车厂家加入进来,请他们向车主讲解产品的安全性能。总之,如果负面的东西太多,容易加重读者的紧张情绪。我的一位中年朋友,刚拿到驾驶证,正兴冲冲地准备买车。就是看多了这类报道,他已经感到胆怯和动摇,最终放弃了有车族的伟大理想。应该说,像这位消费者的激流勇退,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小损失。
2004年年底,北京的《法制晚报》出版了一期“年终盘点之车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里面讲述了几个人情味儿十足的小故事,其中有个追尾的段子,值得复述给大家听。某日,在北京的一条街道上,发生了五车追尾的事故。不料几位司机下车一瞧,都差点乐了:怎么,这五辆小客车的颜色都是白色!虽然撞车引起不快,几位车主却一团和气,抢着彼此致歉。属第一辆车的司机最逗,只见此君乐呵呵地拜了一拜:“没想到这回撞车,让咱们交了朋友。”瞧瞧人家这胸怀、这气魄。
要我说,不能把专版办成瞧热闹的水平,更不能办成展览血腥的“橱窗”,而是要站在“新闻交警”的高度上,在读者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如果做到这一步,这张“车祸专版”才算真正办到了点儿上。